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路鼗的意思、路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路鼗的解釋

亦作“ 路鞉 ”。指較小的一種路鼓。《周禮·春官·大司樂》:“路鼓路鼗。”《宋書·樂志一》:“四面者曰路鼓、路鞉。”《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九·北齊享廟樂辭》:“路鼗陰竹,德歌昭舞。”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一》:“較之朱絃路鼗故不足,蘆簧之鼓尚有餘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路鼗是中國古代禮樂制度中的一種打擊樂器,屬于鼗鼓類器具的專稱。其形制為長柄貫穿鼓身,兩側綴有耳槌,搖動時通過槌擊鼓面發聲,音色清脆短促。《周禮·春官》記載“掌教鼓鼗”,說明其主要用于周代宮廷雅樂演奏,作為節制節奏的禮器。

從構詞法分析,“路”字取“陳列、彰顯”之義,“鼗”為鼓類統稱,合稱特指儀式中成列陳設的鼗鼓,常見于祭祀、宴飨等場合。東漢鄭玄在《周禮注疏》中注解:“路鼗設于西階,以其節樂之序”,印證了其在禮樂演奏中的方位與功能。

該樂器在秦漢時期逐漸退出主流禮制,但在《舊唐書·音樂志》仍保留“路鼗二具”的記載,表明其作為禮樂文化符號的延續性。現代考古發現中,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時期木制鼗鼓實物,為研究路鼗形制提供了重要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路鼗”是一個較為罕見的組合詞,目前未見權威文獻或常用詞典收錄其具體含義。以下為拆解分析及推測:

  1. 單字釋義

    • 路:通常指“道路”,但在古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大”(如“路車”指天子之車)或“途徑、方法”。
    • 鼗(táo):古代打擊樂器,形似撥浪鼓,兩側系繩綴珠,搖動時擊鼓發聲,多用于祭祀或宮廷雅樂。
  2. 組合推測
    可能指古代儀仗或車馬行進時使用的鼗鼓。例如:

    • 與“路鼓”類似(“路鼓”為周代祭祀用鼓),或為儀式中列于道路旁的鼗鼓;
    • 或指形制較大的鼗鼓(“路”表“大”義)。
  3. 建議
    若該詞出自特定文獻或方言,需結合上下文進一步考證。用戶可檢查是否為“鼗路”“鞉鼗”(鼗的别稱)等相近詞彙,或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精準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安辔百米賽跑碑陰璧珪蠶頭燕尾草薙池頭椿壽蹙踖疊穎訂錢丢丁堆紅敦直多邊協定多樣性耳聞目染浮光浮慕膚瑣怫郁幹陵歸懷皓皓合包呵嗔橫斜花麗狐哨換朝鹘落霍嫖姚奬勸結斷矜人炕琴铿金戛玉良師诤友溜瞅羅惹盲書齧食女侍中歐陽尚書抛丸挈缾傾栗侵媟婍嬟羣舒日暮三珪稍麥梢芟生煙死腦瓜骨縮脖子提台逖聽遠聞饷遺蝦須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