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疾亟的意思、疾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疾亟的解釋

(1).疾革。《太平廣記》卷一八○引 唐 韋絢 《嘉話錄·苗缵》:“ 苗粲 子 纘 應舉,而 粲 以中風語澀,而心緒至切,臨試,又疾亟。”《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建 ﹞思擇人未得而疾亟,乃以宦者 宋光嗣 為樞密使判六軍而 建 卒。” 清 馮桂芬 《孝婦單孺人家傳》:“姑疾,侍湯藥累月不安寐。疾亟,禱於神,願以身代。”

(2).急迫地。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閻若璩》:“﹝ 世宗 ﹞索觀所著書,每進一篇,未嘗不稱善,疾亟請移就外留之,不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疾亟”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í jí,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解釋

  1. 疾革(病情危急)
    指疾病嚴重、生命垂危的狀态,常見于古籍中對病危的描述。例如:

    “苗粲子纘應舉,而粲以中風語澀,而心緒至切,臨試,又疾亟。”(出自《太平廣記》)

  2. 急迫地
    表示事情緊迫、刻不容緩,強調行動或狀态的急切性。例如:

    “世宗索觀所著書,每進一篇,未嘗不稱善,疾亟請移就外留之,不可。”(清代江藩《漢學師承記》)


二、使用場景


三、補充說明


四、文獻例句

  1. 清代馮桂芬《孝婦單孺人家傳》:“姑疾亟,禱于神,願以身代。”
  2. 唐代韋絢《嘉話錄》:“臨試,又疾亟。”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證,可參考漢典或《太平廣記》。

網絡擴展解釋二

疾亟

疾亟是一個漢字詞彙,通常用作形容詞,意為迅速、急迫。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疒”和“亟”,其中疒是病字旁,亟是雲字頭。疒部表示與疾病相關,亟部則表示緊迫、迅速。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

據古文字研究,疾的古代異體字為“瘧”,原本是指瘧疾,後來演變為表示疾病的意思。而亟在古代寫作“及”,表示緊迫之意。因此,疾亟的古代寫法為“瘧及”。

疾亟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沒有變化,仍然是“疾亟”,沒有繁體字的變形。繁體字主要在香港、台灣等地使用,與簡體字形式有所不同,但含義相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疾亟的例句:

1. 事情非常疾亟,我們必須立即采取行動。

2. 他望眼欲穿,疾亟地尋找失散多年的親人。

3. 火災蔓延得疾亟,消防隊員們全力撲救。

4. 這個任務對于我來說是疾亟的,我會盡快完成。

以下是一些與疾亟相關的組詞:

1. 急疾:形容病情迅速且嚴重。

2. 亟待:表示迫切需要。

3. 焦急:指心情急迫,無法安心。

4. 迅速:表示非常快捷。

以下是一些與疾亟相反的詞:

1. 緩慢:表示行動或動作慢。

2. 遲緩:指動作遲鈍,反應慢。

3. 耐心:表示能夠忍耐等待的心态。

4. 安詳:指心情平靜、從容。

總而言之,疾亟是形容一種緊迫、迅速的情況。它由病字旁和雲字頭兩個部首組成,具有迫切、急迫之意。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為“瘧及”,在繁體字中則仍然寫作“疾亟”。通過例句以及與之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