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言論笃實。亦指言論笃實的人。《論語·先進》:“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2).确當的評論。 明 胡應麟 《詩薮·古體下》:“ 廷禮 首推 太白 , 于鱗 左袒 杜陵 ,俱非論篤。”
“論笃”是一個源自古典漢語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析:
言論笃實
指言辭誠懇、态度真誠的人或言論。例如《論語·先進》中提到“論笃是與”,即對說話笃實的人表示贊許()。
引申為對言行一緻者的肯定,強調“笃”有忠實、深厚之義()。
确當的評論
指内容客觀、符合實際的評價。如明代胡應麟在《詩薮》中運用此詞,強調評論需公正合理()。
該詞最著名的出處是《論語·先進》中的“論笃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孔子在此提出:僅憑言論的誠懇不足以判斷一個人是否為真君子,還需觀察其行為是否表裡如一()。這反映了儒家思想中“聽其言而觀其行”的核心原則。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論語》原文及注釋()或權威字典()。
《論笃》是一個成語,意為真誠而堅定地論述、表達。它強調态度堅定、立場明确,不隨意改變或動搖。
《論笃》可以拆分為「言」部和「竹」部。分别有8畫和6畫。
《論笃》最早出自《周易》,其中的《系辭傳上》有一句,“言忠信而動真誠,微妙之言,志意可睹,笃于仁矣。”意為立言時要忠誠而真誠,言語微妙,可以看出志向和意願真誠堅實。
繁體字為「論篤」。
在古代,「論篤」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其中的「篤」字在古代寫作「篤」,部首為「竹」。
1.他在會議上論笃了自己的觀點,赢得了大家的認同。
2.這位教授笃志研究科學,從不動搖。
論已笃定、笃學、笃信、笃志、笃行、笃實、笃具、笃定、笃論、笃純、笃究等。
堅定、堅決、死心、忠誠、不移。
動搖、猶豫、不信、背叛、懷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