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凋謝;喪亡。《樂府詩集·舞曲歌辭四·晉白紵舞歌詩》之二:“百草凋索花落英,蟋蟀吟牖寒蟬鳴。”《宋書·隱逸傳·雷次宗》:“自遊道餐風,二十餘載,淵匠既傾,良朋凋索。”
“凋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是凋謝、枯萎,引申為事物衰敗或人的消亡。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面意義
“凋索”由“凋”(凋零)和“索”(枯萎)組成,字面指植物失去生機、衰敗枯萎的狀态。
引申含義
可比喻事物的衰落(如文化、制度)或人的生命終結,也用于形容失意、消沉的心境。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現代用法示例,可參考漢典(來源1)、查字典(來源4)等工具書。
凋索指的是花、葉或者植物因為幹旱、病蟲害等原因而萎縮或失去生機的狀态。
凋的部首是冫,拆分筆畫是從上到下一橫一豎一橫。索的部首是缶,拆分筆畫是從上到下一橫一撇一豎一撇筆畫。
凋索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中的凋篆字形。篆字即古代的一種文字形态,它是漢字發展演變的階段之一。
凋索的繁體字是調索。
在古時候,凋的寫法是以三個點表示,表示花謝了、凋零了的意思。索的寫法是以缶字形加一個點表示,表示尋找、尋求的意思。
1. 這些幹旱的天氣讓花朵凋索了。
2. 病蟲害的侵襲使得植物凋索不堪。
3. 在枯燥的沙漠裡,凋索的景象無處不在。
1. 委靡凋索:形容人身心疲憊,精神萎頓。
2. 凋索不堪:形容植物因受到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而凋零。
蕭瑟、凋零、枯萎
茁壯、茂盛、繁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