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終極;限度。《左傳·文公十八年》:“聚斂積實,不知紀極。”《後漢書·循吏傳·孟嘗》:“先時宰守并多貪穢,詭人採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於 交阯郡 界。”《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元年》:“且 董卓 貪淫驕陵,志無紀極。”
(2).引申為窮盡。《北史·李先傳》:“國家政化長遠,不可紀極。” 宋 姜夔 《白石詩說》:“如兵家之陣,方以為正,又復是奇;方以為奇,忽復是正。出入變化,不可紀極,而法度不可亂。”
“紀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終極;限度
指事物發展的終點或最大邊界,常用于否定句,強調“沒有盡頭”或“不知節制”。
例:古籍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左傳·文公十八年》)描述貪婪無度。
引申為窮盡
強調數量、程度等無法估量,帶有“無窮無盡”的意味。
例:“國家政化長遠,不可紀極”(《北史·李先傳》)。
該詞最早見于《左傳》,後常見于史書和文學作品中:
“紀極”兼具“限度”與“無窮”的雙重含義,多用于批判無節制行為或形容事物的極緻狀态,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用例,可參考《漢典》或《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工具書。
紀極意思是指極其專注、極其嚴謹,是形容一個人在某個方面表現得非常出色、極緻。
紀極的部首是纟(纟為“紅”字的旁邊兩點),筆畫為7畫。
“紀極”這個詞的來源于《周易·系辭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日月無恙,而況紀極之極。”這裡的“紀極”意為“極其紀律嚴明、極端注重行為”的意思。
繁體字“紀極”寫作“紀極”。
古時候,紀極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例如《康熙字典》中的寫法為“記極”。
他在研究領域紀極專注,幾乎一天到晚都在實驗室裡。
這位運動員的訓練态度紀極認真,每天都堅持嚴格訓練。
紀律、紀實、紀要、紀事、極緻、極端、極限、極樂、極度、極力
專注、嚴謹、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隨意、散漫、馬虎、漫不經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