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戢戢的意思、戢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戢戢的解釋

(1).密集貌。 唐 于鹄 《過淩霄洞天谒張先生祠》詩:“戢戢亂峯裡,一峯獨淩天。” 宋 蘇舜欽 《天平山》詩:“ 吳 會 括衆山,戢戢不可數,其間號 天平 ,突兀為之主。” 清 唐孫華 《狎客》詩:“戢戢附群蟻,殷殷聚飛螡。” 王旡生 《中國曆代小說史論》:“舉億兆人之材力,鹹戢戢於一範圍之下,如羊豕然。”

(2).順從貌。 清 平雲 《孤兒記》:“戢戢然勿敢少違。” 梁啟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不見夫戲獸者乎。以馬之駿、以猴之黠、以獅之戾、以象之鈍,而能使趨蹌率舞於一庭,應弦合節,戢戢如法者,何也?”

(3).象聲詞。形容細小之聲。 唐 元稹 《表夏》詩之八:“翩翩簾外鷰,戢戢巢内雛。”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畫皮》:“一更許,聞門外戢戢有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口技》:“折紙戢戢然,拔筆擲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

(4).魚張口貌。 唐 杜甫 《又觀打魚》詩:“小魚脫漏不可記,半死半生猶戢戢。” 宋 梅堯臣 《五月十三日大水》詩:“戢戢後池魚,隨波去難留。” 清 黃宗羲 《振華鄭公神道碑》:“戢戢如枯魚之委于泥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戢戢”是“戢”的疊用形式,其含義在原字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或延伸,具體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1. 基本釋義
    根據,“戢”本義為收斂、停止(如“戢翼”“戢兵”),而“戢戢”通過疊用,常形容密集聚集的狀态。例如描述魚群整齊排列遊動,或植物緊密叢生的樣貌,如古詩中“戢戢池中蒲”即用此意象。

  2. 引申内涵
    該詞暗含克制與秩序感,與“戢”字傳遞的“收斂智慧”一脈相承。例如形容人群安靜聚集時,既指物理上的密集,也隱含群體自我約束的狀态。

  3. 文學表現
    多見于古典詩文,通過疊字增強畫面感與韻律。如宋代梅堯臣《蕪湖阻風》中“戢戢大船江浦邊”,既描繪船隻密集停泊的場景,又暗含風浪中停航避險的克制選擇。

提示:若需具體文獻用例,可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典詩詞集獲取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戢戢的意思

戢戢(jí jí)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形容人或事物的舉止謹慎、止步不前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戢戢由兩個部首組成:戈部和手部。

戈部的位置在字的左側,表示武器戈。

手部的位置在字的右側,表示人的手。

戢戢的總筆畫數為16。

來源和繁體

戢戢最早出現在《詩經》中,意為停止、謹慎。

在繁體中,戢戢的寫法為「戢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因時代的演變而稍有不同。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戢的古代寫法為「突」,戈旁在上,手旁在下。

例句

1. 他每次行走都顯得戢戢謹慎,十分小心翼翼。

2. 面對重要考試,他戢戢兢兢,不敢有絲毫馬虎。

3. 這個項目進行得非常戢戢,一絲一毫都不能出錯。

組詞

1. 戢行:指行走謹慎小心。

2. 戢止:指停止、靜止。

3. 戢馬:指馬匹停止前進。

近義詞

1. 謹慎:指行為小心、規避風險。

2. 兢兢業業:指做事認真、勤勉。

反義詞

1. 魯莽:指行動沖動、缺乏考慮。

2. 放肆:指行為不受約束、毫無顧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