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 汲 冢。 宋 葉適 《祭朱文昭文》:“獨釣孤耘,蜑浦蠻6*村; 汲 墳 魯 壁,暗理冥淪。”參見“ 汲冢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汲墳漢語 快速查詢。
“汲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方向,需結合具體文獻或使用場景區分:
根據的記載,“汲墳”由“汲”(汲取)和“墳”(墳墓)組成,字面意為“從墳墓中取土”,引申為因私利而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其典故源于古代魯國:有人為修建房屋,竟盜取墳墓中的泥土,後被用來批判不道德的自私行徑。此用法強調對道德底線的突破,常見于文學或倫理讨論中。
部分古籍(如宋代葉適《祭朱文昭文》)中,“汲墳”與“汲冢”相通,指晉代汲郡出土的古墓(汲冢)。該墓因盜墓者不準(人名)發現而聞名,出土了《竹書紀年》等珍貴文獻,故“汲墳”在此類語境中代指汲冢書或相關考古發現,屬于特定曆史術語。
兩種含義差異較大,需結合上下文判斷。現代語境下,第一種比喻用法更為常見,而第二種多出現于學術文獻或古典研究領域。例如:
建議在正式寫作中注明具體含義,避免歧義。
汲墳是指汲取墳墓中的水,也可以指從墳墓中獲得財富或好處。以下是關于汲墳的一些相關信息:
汲墳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氵(三點水)和土,氵表示水,土表示墳墓,合起來形成了汲墳。
汲墳的總筆畫數是12畫,其中氵的筆畫數為3,土的筆畫數為9。
汲墳一詞出自于《史記·五帝本紀》中的記載,其中有一段提到伏羲在西山墳墓中汲取水灌溉農田,從而使民衆生活富饒,故而得名汲墳。
在古代,汲墳也可以指從墳墓中獲取財富或好處的行為。這是因為古時人們認為墳墓蘊藏着祖先的靈氣和積福,因此從墳墓中取水或取物可以得到祖先的庇佑。
對應繁體漢字中,汲墳的寫法是「汲墳」。
古代的漢字寫法較現代有所不同。對于汲墳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是「汲墳」,其中的「墳」使用了墓的本義作為部分,表示與墳墓相關。
1. 他們在祖輩墳墓中汲墳以供灌溉農田。
2. 這個傳說告訴我們,尊重祖先并在墳墓中汲墳可以受到祖先的保佑。
3. 那個人被指控試圖從墳墓中汲墳,以獲取他人的財富。
汲取、汲水、墳墓、灌溉、祖先、庇佑。
汲泉、取水。
注水、埋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