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rant;two typical tyrapits in ancient China,Jie and Zhou] 桀和纣,相傳都是暴君,後泛指暴君
夏 桀 和 商 纣 的并稱。相傳都是暴君,故後用以泛指暴君。《孟子·離婁上》:“ 桀 紂 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楚辭·離騷》:“何 桀 紂 之昌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唐 韓愈 《讀<墨子>》:“儒墨同是 堯 舜 ,同非 桀 紂 。”
“桀纣”是中國古代曆史與文學中常用的詞彙,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桀纣是夏朝末代君主桀(名履癸)與商朝末代君主纣(名受)的并稱,兩人均以暴虐統治聞名,成為後世“暴君”的代名詞。
夏桀
商纣
部分曆史研究指出,桀纣的暴君形象可能源于後世政治宣傳。例如:
“桀纣”不僅是暴君符號,也反映了古代政治叙事中“以史為鑒”的傳統。其形象兼具曆史真實與文學加工,需結合多方史料辯證看待。
《桀纣》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着一個人極端殘暴兇殘、暴虐無道。
《桀纣》的部首是木字旁(木)和纟字旁(糸),拆分後的部首分别是目和糸。
《桀纣》共有13個筆畫,桀有7筆,纣有6筆。
《桀纣》的字形源自中國曆史上兩位暴君的名字,桀與纣分别是夏朝和商朝的最後一位暴君。
繁體字為「桀纣」,簡體字與繁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并不完全相同于現在的寫法,但《桀纣》一詞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與現代相似,基本不發生變化。
人們常常用《桀纣》來形容那些兇暴而無道的統治者。
這位皇帝執政期間,表現得如同《桀纣》,不顧百姓苦難,隻顧自己的享樂。
桀母、纣王、桀時、纣世、纣敗、桀戰、晏桀纣、桀纣不馴等。
暴虐、暴君、殘暴、專橫、獨裁、暴戾等。
仁義、仁愛、仁慈、克己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