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聖人師的意思、聖人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聖人師的解釋

傳說 項橐 七歲時曾問難 孔子 而為之師,因稱。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五》:“ 秦 項橐 七歲為聖人師。”參閱《戰國策·秦策五》、《淮南子·修務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聖人師”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曆史典故,主要指春秋時期的神童項橐(xiàng tuó)。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聖人師”字面意為“聖人的老師”,特指項橐。據記載,項橐七歲時以智慧問難孔子,使孔子折服并拜其為師。這一典故體現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儒家思想,強調虛心向學的态度。

  2. 曆史出處

    • 漢代劉向《新序·雜事五》記載:“秦項橐七歲為聖人師。”
    • 《戰國策·秦策五》《淮南子·修務訓》等古籍也有類似描述。
  3. 文化延伸
    該詞常被後世文人引用,如王安石詩句“和近聖人師展季”,清代屈大均“此琴将為聖人師”等,用以贊頌學識或謙遜品格。


相關背景補充


“聖人師”核心指項橐,象征“學無常師”的儒家理念。該典故既凸顯古代神童的智慧,也反映孔子虛懷若谷的治學态度。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戰國策》《淮南子》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聖人師

「聖人師」這個詞是指受到尊敬和崇高威望的人的老師或導師。它是由「聖人」和「師」這兩個字組成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聖人師」分别由「月」「一」「幾」「十」「人」「又」「千」「刀」這幾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1畫。

來源

「聖人師」這個詞在古代典籍中最早出現在《周易》中,指的是修道成聖的智慧和道德的導師。

繁體

「聖人師」的繁體寫法為「聖人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在《康熙字典》中,「聖人師」的寫法稍有不同,「聖人」寫作「聖人」,「師」寫作「褆」。

例句

他是這個時代的「聖人師」,他的言行舉止始終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組詞

- 聖人: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智慧的人。

- 師道:指導人追求真理和道德的學說或教導。

- 聖人門:指「聖人師」所領導的弟子或追隨者。

近義詞

導師、名師、先生

反義詞

學生、徒弟、隨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