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心雲的意思、無心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心雲的解釋

謂浮雲。語本 晉 陶潛 《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唐 杜甫 《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上有無心雲,下有欲落石。泉聲聞復息,動靜隨所激。” 宋 辛棄疾 《玉樓春》詞:“無心雲自來還去,元共青山相爾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無心雲”是一個源自古典詩詞的詞語,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無心雲”字面指自然飄浮的雲,強調雲的無目的性和自由狀态。這一意象最早出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形容雲朵隨意舒卷、不受人為幹涉的特性。

二、文學引申

  1. 自然意象
    在詩詞中常用來象征超脫世俗、閑適自在的心境。例如:

    • 柳宗元《漁翁》中“岩上無心雲相逐”,以雲的自由暗喻隱士的超然()。
    • 杜甫《白水崔少府高齋》用“上有無心雲”對比山石的險峻,營造動靜相宜的意境()。
  2. 哲學意涵
    道家思想中,“無心”暗合“無為”理念,雲的無目的飄動被賦予順應自然規律的哲理()。

三、特殊語境下的歧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指“人對事物漫不經心”。這種用法較為少見,可能與原意存在差異,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常見搭配

古典詩詞中多與自然景物結合,如:


總結來說,“無心雲”主要作為文學意象存在,核心在于表現自然與心境的和諧,而非現代漢語中的行為描述。如需深入理解,建議閱讀陶淵明、柳宗元等相關詩文原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無心雲

無心雲是一個成語,意指不經意間的出現或來去匆匆。它的部首是雲字的“虍”部,共有7畫。

拆分部首和筆畫

無心雲的部首是“虍”,表示動物的尾巴,具有擴散、展開的意思。該成語的拆分部首是“虍”,拆分筆畫分别為“一”、“十”和“乂”(乂為丿部的變形)。

來源

《無心雲》出自南朝梁代陸機的《文選·神異》卷二十二。原文為:“昔周公失熙愛,輪緻英姿盡過古。常嗟無心而成業,氣味所棄雲者曲。”意為周公因失去文王的寵愛而過上了流亡生活,由于他沒有動腦去追求功名,反而能夠開始自由自在地生活。後來,這則典故演變成成語,用以形容無心插柳、不經意間的出現或離去。

繁體

繁體字為「無心雲」。

古時候漢字寫法

無心雲在古代的寫法為「無心雲」。

例句

1. 在我練習鋼琴的時候,無心雲地彈出了一首美妙的曲子。

2. 我無意間翻閱老照片,眼前無心雲地出現了小時候的美好回憶。

組詞

無心雲可以和其他詞組成各種組合,例如:無心插柳、無心之過、雲煙過眼等。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悄然無聲、無心之失、不假思索等。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刻意追求、專心緻志、認真對待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