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list sb.'s help;rely on for support] 借别人的權勢、名望為己謀利
特聖俞子孫不耀,故挾之借重以欺世。——王铚
(1).借他人的名望、地位以自重。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十六引 宋 王铚 《跋範仲尹墓志》:“假名 梅聖俞 ,毀及 範文正公 ,而天下駭然不服矣。且 文正公 與 歐陽公 梅公 立朝同心,詎有異論?特 聖俞 子孫不耀,故挾之借重以欺世。” 明 李贽 《自刻<說書>序》:“既自刻矣,自表暴矣,而終不肯借重於人,倘有罪我者,其又若之何?” 瞿秋白 《蕭伯納并非西洋唐伯虎》:“可是,又舍不得他這個‘老頭兒’,偏偏還要借重他。”
(2).用作請人幫忙的敬詞。 清 李漁 《意中緣·入幕》:“我這幕府缺人,要借重先生秉筆。” 田漢 《洪水》第一場:“縣長說要借重你哩。”
(3).指從别人那裡取得支持和幫助。 毛6*澤6*東 《增強黨的團結,繼承黨的傳統》:“還要團結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借重一切有用的力量。”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借重漢語 快速查詢。
借重
指借助他人的力量、聲望或資源以增強自身的能力或影響力,含恭敬、謙遜之意。
動詞:依靠他人(尤指地位、才能較高者)的支持或幫助達成目标。
例:此事需借重您的專業知識才能解決。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678頁。
引申義:通過引用權威言論或事例增強說服力。
例:文中多次借重曆史文獻佐證觀點。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1295頁。
“借”表“憑借”,“重”指“分量、力量”,合稱強調“倚仗有影響力的人或物”。
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不得不借重名臣,以鎮雅俗。”
來源: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
多用于尊稱對方(如“借重您”),或指德高望重者(如“借重前輩”),隱含敬意。
常見于正式場合、書面語及學術論述,體現謙遜姿态。
“借助”側重工具性支持(如“借助工具”),中性詞;“借重”強調對人的倚仗,含情感色彩。
“仰仗”更顯被動依賴,“借重”側重主動尋求協作。
來源:《現代漢語八百詞》呂叔湘主編,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315頁。
權威參考
“借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借重”指借助他人的力量、資源或名望來增強自身能力或達成目的。其核心由“借”(利用、依靠)和“重”(重視、重要)構成,強調通過外部支持提升自身實力。
中性或積極用法
“敝公司以後借重您的地方還很多,還要常來麻煩您。”
“團結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借重一切有用的力量。”
消極用法
“特聖俞子孫不耀,故挾之借重以欺世。”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敗水侪流蟬冠豸繡成林馳說寵惜穿壁引光創世春酎村樣兒大戴貸賣燈人兒嵽霓東莊圖阇婆達風豪分路孵卵撫順市高勳觀優孤裝蒿蓬好是恨相知晩昏雜家節簡傲絶俗箭在弦上家丘救急扶傷九死一生垲壤快壯巋巍哭喪着臉袴腿吏巾龍騰虎嘯露立邁仁馬六甲海峽名郎蒲社潛璧峭狹挈辔沙堰審判員睡味肅整天女散花腯腯鄉耆孝愛枭悖效地析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