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露立的意思、露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露立的解釋

謂無居處。《三國志·吳志·陳表傳》:“﹝ 陳表 ﹞家財盡於養士,死之日,妻子露立。太子 登 為起屋宅。” 北周 庾信 《周大将軍司馬裔神道碑》:“ 朱邑 祭酹無所, 漢 後是以賜金; 陳表 妻子露立, 吳王 為之開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露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一、基本含義 指人無遮蔽地站立在露天環境中,字面由“露”(露天)和“立”(站立)組成。常見于文學場景描述,如清代詩人黃景仁名句“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強調在自然環境中長久伫立的意境。

二、引申含義 在古籍中可指“無居處”,即缺乏住所的困頓狀态。例如:

使用注意 現代語境中多采用第一層字面含義,而引申含義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解讀中。兩類用法均強調“無遮蔽”的核心意象,或物理環境,或生活處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露立

露立(lù lì)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露」和「立」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露」是由「雨」和「田」兩個部首組成,總共11畫;「立」是由「立」部首組成,總共5畫。

來源和繁體

「露」有多種含義,最基本的是指水珠或濕氣在物體表面上顯現;「立」表示站立、直立的動作。

「露立」一詞常用于描述雨後或清晨的景象,指植物在清晨或秋天的濕氣中站立直立的樣子。

在繁體中,「露」的寫法保持不變,而「立」的繁體寫法為「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根據《康熙字典》,「露立」在古代的寫法為「露(⺍)立(⺌」。

例句

1. 清晨的陽光照耀下,草地上的小樹苗都顯得十分露立

2. 雨後,樹葉上的水滴在陽光下閃爍着,真美麗的露立的景象。

組詞

1. 露珠:指在植物表面凝結成的小水珠。

2. 立正:指身體保持筆直的姿勢。

近義詞

1. 露水:指凝結在物體上的水滴。

2. 站立:指直立的姿勢。

反義詞

1. 隱匿:指隱藏、不顯露。

2. 躺卧:指身體平放、不直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