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實的意思、诘實的詳細解釋
诘實的解釋
猶诘證。 明 張甯 《方洲雜言》:“遣發之日,諸故舊皆出餞。 允勣 謂所親 陳嘉猷 、 魏瀚 曰:‘勞負親友。然非久别,明年正月十七日後,便當相見也。公等幸識之。’及次年,適符其語, 允勣 果以赦還……予出京後, 允勣 鎮西陲,逐虜殁,竟不得詰實前語雲。”
詞語分解
- 诘的解釋 诘 (詰) é 追問:反诘。盤诘。诘究。 譴責,問罪:诘責。诘讓。诘難(刵 )。 诘 (詰) í 〔诘屈〕曲折。亦作“佶屈”。 〔诘屈聱牙〕(文章)讀起來不順口。 〔诘朝( (詰)乷 )〕早晨,亦指
- 實的解釋 實 (實) í 充滿:實心。充實。虛實。 符合客觀情況,真,真誠:實話。實惠。實際(真實情況)。實踐(實行;履行)。實體。實情。實施。實數。實事求是。名實相符。 植物結的果:果實。開花結實。 富足:殷
網絡擴展解釋
“诘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需結合權威資料綜合解釋:
1.基本含義
- 字義拆分:由“诘”(盤問、質問)和“實”(真實、證實)組成,本義為通過追問來驗證事實的真實性。
- 動詞用法:指“诘證”,即通過盤問或調查來确認真相。例如明代張甯《方洲雜言》中“竟不得诘實前語雲”,即表示未能通過追問證實之前的說法。
2.成語用法
- 在《漢書·張敞傳》中,“诘實”被引申為形容人言辭直率、真誠無僞的品德,常用于贊美他人誠實守信的性格。
3.發音與出處
- 拼音:jié shí(現代漢語讀音)。
- 文獻記載:
- 成語用法最早見于《漢書·張敞傳》;
- 動詞用法則多見于明代文獻,如《方洲雜言》。
4.使用注意
- 現代語境中,“诘實”較少使用,多出現在古籍或文學作品中。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其具體含義(驗證事實/形容誠實)。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漢書》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诘實
诘實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言行态度,意思是坦誠直率、真實可靠。它有兩個部首,分别是讠和宀,筆畫數為11。诘實在古代的繁體字形為譱實。
來源與古時候漢字寫法
诘實一詞的來源較難考證,但可以追溯至古代使用。在古代,诘實的寫法通常為訐實,其中“訐”為讠部的古字形,具有質問、責備的意義。“實”表示真實、實際。
例句
1. 他的性格誠實直接,從不說謊。
2. 老師提醒學生要做作業要诘實,不要抄襲。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坦誠、真實、可靠。
近義詞:誠實、真實。
反義詞:虛僞、欺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