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袋的意思、纏袋的詳細解釋
纏袋的解釋
束腰的寬帶。上有口。《水浒傳》第六二回:“﹝ 石秀 ﹞腰繫緋紅纏袋,腳穿踢土皮鞋。”
詞語分解
- 纏的解釋 纏 (纏) á 繞,圍繞:纏繞。纏綁。纏縛。 攪擾;牽絆: * 。纏磨(?)。纏攪。糾纏。瑣事纏身。 應付:這個人真難纏。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袋的解釋 袋 à 用布或皮做的盛東西的器物:袋子。布袋。衣袋。口袋。旅行袋。 量詞,用于袋裝的東西和水煙、旱煙:一袋兒面粉。一袋煙。 筆畫數:; 部首:衣;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纏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án dài,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
- 纏:指纏繞、糾纏,也可引申為“束緊”。
- 袋:口袋或可裝物品的容器。
因此,“纏袋”字面可理解為“束緊的袋子”或“有纏繞功能的袋子”。
-
具體指代:
在古籍(如《水浒傳》)中,它特指一種束腰的寬帶,通常帶有口袋,用于放置隨身財物或物品。例如《水浒傳》第六十二回描述石秀“腰繫緋紅纏袋”,即腰部系着紅色寬帶,兼具裝飾和實用功能。
二、延伸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纏袋”被引申為成語,比喻人過于執着或糾纏某事物(如所述)。但此用法較少見,且未在權威典籍中找到直接依據,可能是現代對字面的引申解讀。
- 主要用法:指古代束腰的寬帶,兼具裝飾與儲物功能。
- 語境參考: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如《水浒傳》。
- 注意:作為成語的引申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建議以古籍中的實物解釋為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纏袋這個詞的意思是用繩子等材料将包裹或物品圍在一起的袋子。拆分部首是缶和衣,筆畫有11畫。纏袋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較為繁瑣,不僅包含了缶和衣這兩個部首,還有額外的部首和筆畫。例如,部首中還包含了巾、蔔等。纏袋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用繩子将書本纏袋起來。”和纏袋相關的組詞可以是纏繞、纏繞、繩索等。近義詞可以是捆綁、固定等,反義詞可以是解開、散開等。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