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洩洩沓沓的意思、洩洩沓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洩洩沓沓的解釋

弛緩;懈怠。語出《孟子·離婁上》:“《詩》曰:‘天之方蹶,無然洩洩。’洩洩,猶沓沓也。” 朱熹 集注:“洩洩,怠緩悅從之貎……沓沓,即洩洩之意。”《明史·忠義傳六·張鳳翮》:“陛下議均輸再征一年,民力已竭,讨賊諸臣洩洩沓沓,徒糜數百萬金錢。” ********* 《當前的急務》:“現在有些人天天希望某某國出兵……因此對于我國自己應該迅速幹的事情,無精打采,洩洩沓沓,這是絕對要不得的。”《明史·陳子龍傳》:“中興之主,莫不身先士卒,故能光復舊物。今入國門再旬矣,人情洩沓,無異昇平。清歌漏舟之中,痛飲焚屋之内,臣不知其所終。”《花月痕》第四六回:“封疆壞於各道節度,各道節度非有 唐 末之橫也,而平居洩沓,臨事張皇。” 吳組缃 《山洪》二八:“大家的情緒卻已經低落,誰也拿不出早前的勁來,又現出散漫洩沓的光景。”參見“ 洩洩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洩洩沓沓”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讀音

該成語存在兩種注音版本:

詞義解析

  1. 本義
    指行為或态度弛緩、懈怠,源自《孟子·離婁上》引《詩經》“天之方蹶,無然洩洩”,朱熹注解“洩洩”為“怠緩悅從之貌”,“沓沓”與之同義。

  2. 引申義
    後多用于形容做事拖沓、效率低下,或言語重複、冗長。如馮玉祥在《我的生活》中批評軍隊行動遲緩:“接奉令後洩洩沓沓,花了一個月的時光才慢慢開拔完峻”。

出處與典故

語法與用法


該成語既可描述行動遲緩、效率低下,也可指言語冗雜重複,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其古典出處和朱熹的注解為其增添了文化内涵,適合在正式或批評性場景中強調拖沓問題。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洩洩沓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洩洩沓沓》是一個用來形容事物連續不斷、一連串迅速而又雜亂無章的樣子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洩洩沓沓》的拆分部首為水字旁和宀字旁,其中水字旁為部首,宀字旁為聲旁。

《洩洩沓沓》的總筆畫數為31畫。

來源

《洩洩沓沓》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在古代,洩字的原義為“水流出”,後來引申為“洩漏”、“散布”。沓字的原義為“行走快”,後來引申為“連續不斷”。将這兩個詞組合到一起,形成了《洩洩沓沓》這個詞,表示事物連續不斷、一連串迅速而又雜亂無章的樣子。

繁體

《洩洩沓沓》的繁體字為「瀉瀉遝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洩洩沓沓》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洩字在古代的寫法為「巠勺水」,沓字則為「水到」。

例句

他一連串的借口說得洩洩沓沓,讓人根本無法辯駁。

組詞

洩氣、洩憤、洩密

近義詞

連綿不斷、絡繹不絕、紛至沓來

反義詞

有條不紊、有序、井然有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