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洩洩沓沓的意思、洩洩沓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洩洩沓沓的解釋

弛緩;懈怠。語出《孟子·離婁上》:“《詩》曰:‘天之方蹶,無然洩洩。’洩洩,猶沓沓也。” 朱熹 集注:“洩洩,怠緩悅從之貎……沓沓,即洩洩之意。”《明史·忠義傳六·張鳳翮》:“陛下議均輸再征一年,民力已竭,讨賊諸臣洩洩沓沓,徒糜數百萬金錢。” ********* 《當前的急務》:“現在有些人天天希望某某國出兵……因此對于我國自己應該迅速幹的事情,無精打采,洩洩沓沓,這是絕對要不得的。”《明史·陳子龍傳》:“中興之主,莫不身先士卒,故能光復舊物。今入國門再旬矣,人情洩沓,無異昇平。清歌漏舟之中,痛飲焚屋之内,臣不知其所終。”《花月痕》第四六回:“封疆壞於各道節度,各道節度非有 唐 末之橫也,而平居洩沓,臨事張皇。” 吳組缃 《山洪》二八:“大家的情緒卻已經低落,誰也拿不出早前的勁來,又現出散漫洩沓的光景。”參見“ 洩洩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洩洩沓沓”是漢語中一個描述性較強的疊詞短語,主要包含以下含義:

一、基本釋義

“洩洩”原指水流舒緩或言語繁雜的狀态,後引申為散漫、懈怠;“沓沓”則形容重複拖沓、行動遲緩。二者組合後,強調對人或事散漫拖沓、缺乏效率的批評,例如形容人做事敷衍、态度不積極。

二、語源與演變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詩經·邶風》中“洩洩其羽”的表述,原指鳥類悠閑振翅,後經語義轉化,逐漸融入貶義色彩。清代文獻《明史·神宗紀》中“人主洩沓,則百官壅蔽”一句,将“洩沓”用于批判官僚作風,奠定了其現代用法的基調。

三、使用場景

常見于書面語或正式語境,如批評工作怠惰(“團隊洩洩沓沓,項目進度滞後”)、描述社會現象(“部分機構辦事洩沓,群衆多有不滿”)。需注意其貶義屬性,避免用于中性或褒義表達。

四、近義對比

近義詞如“拖泥帶水”“敷衍塞責”,均強調效率低下,但“洩洩沓沓”更突出長期性、習慣性的消極狀态。反義詞則為“雷厲風行”“幹淨利落”等描述高效行為的詞彙。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古代漢語虛詞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
  3. 漢典(www.zdic.net)字形與用例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

“洩洩沓沓”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讀音

該成語存在兩種注音版本:

詞義解析

  1. 本義
    指行為或态度弛緩、懈怠,源自《孟子·離婁上》引《詩經》“天之方蹶,無然洩洩”,朱熹注解“洩洩”為“怠緩悅從之貌”,“沓沓”與之同義。

  2. 引申義
    後多用于形容做事拖沓、效率低下,或言語重複、冗長。如馮玉祥在《我的生活》中批評軍隊行動遲緩:“接奉令後洩洩沓沓,花了一個月的時光才慢慢開拔完峻”。

出處與典故

語法與用法


該成語既可描述行動遲緩、效率低下,也可指言語冗雜重複,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其古典出處和朱熹的注解為其增添了文化内涵,適合在正式或批評性場景中強調拖沓問題。

别人正在浏覽...

挨坊靠院鞭警不來神不識起倒滄浪子攙話接舌呈明赤頰犨雞湊理戴山鳌雕文刻镂邸店東壁笃定心思隊禮诽謗鼖鼓腐酒還歸含恨痕璺何有鄉黃本賤處堅定不移江山易改,秉性難移見象椒锳羁縻州敬贈九竅擠軋拘括類木行星連榻麗寳林下風度泷舡籠絃滿魄昧履尨亂麪漿腼顔泡頭釘匹夫之諒氣竭聲澌上水船省頭香審時度勢石劍食芹士族説不上嘴同上焞耀讬心文如其人仙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