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leaf mustard] 一年生草本植物,芥( jiè)
(2) 菜的變種,葉子大,表面多皺紋,葉脈顯著,是普通蔬菜
蔬菜名。有葉用芥菜(如雪裡紅)、莖用芥菜(如榨菜)和根用芥菜(如大頭菜)三類。腌制後有特殊的鮮味和香味。種子有辣味,可榨油或制芥末。
芥菜(jiè cài)是十字花科芸薹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國飲食文化及語言體系中具有多重含義。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分項解析其詳細釋義及文化内涵:
指十字花科芸薹屬栽培作物,葉片寬大、邊緣鋸齒狀,按形态分為葉用型(如雪裡蕻)和根用型(如大頭菜)。種子可榨油或制芥末,莖葉作蔬菜食用。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678頁。
植物學特征:
微小事物的象征
源自《莊子·逍遙遊》"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以"芥"喻指極微小之物,後衍生"草芥""纖芥"等詞。
典籍依據:中華書局《莊子譯注》(2010年)第12章。
飲食文化載體
《禮記·内則》載"脍,春用蔥,秋用芥",表明周代已用芥籽調味。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芥辣瓜兒"為市井常見小吃。
文獻參考:中華書局《禮記正義》(2008年)卷27;《東京夢華錄箋注》(2006年)卷四。
"芥"的多音現象
《廣韻》标注"古拜切"(jiè)與"古黠切"(gài),今普通話以jiè為正音,但閩粵方言仍保留gài音(如粵語"芥蘭")。
音韻依據:上海古籍出版社《廣韻校釋》(2017年)去聲怪韻。
地方别稱系統
地區 | 名稱 | 特指品種 |
---|---|---|
四川 | 青菜 | 葉用型腌菜原料 |
江浙 | 雪裡蕻 | 經霜後味更甘美 |
華南 | 大心菜 | 根用型疙瘩菜 |
核心語素組合
成語典故
"針芥相投"(《景德傳燈錄》)
比喻性情契合如磁針吸引芥籽,今作"針鋒相對"反義。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表明,芥菜富含硫代葡萄糖苷(抗癌活性物質)及維生素K(每100g含257μg),根用品種"榨菜"已獲國家地理标志保護。
數據來源:《中國食物成分表(标準版)》第6版/第一冊(2018年);農業農村部《農産品地理标志公告》第278號(2020年)。
本釋義綜合古代字書、現代詞典、農學文獻及語言學研究成果,完整呈現"芥菜"在漢語語義網絡中的定位。
芥菜是一種重要的蔬菜作物,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釋其定義及特征:
芥菜學名Brassica juncea,屬于十字花科芸薹屬,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中國是主要栽培地區,歐美較少種植。根據《廣群芳譜》記載,其名稱源于"氣味辛辣,有介然之義"。
按食用部位分為三大類:
種子可制作芥末調味品。
性味辛平,歸肝、肺、脾、胃經,具有:
在中國被稱為"長年菜",是春節傳統食材,象征長壽。北宋《本草圖經》已有紫色芥菜記載,說明栽培曆史悠久。
注:如需了解具體栽培技術或食療方劑,可查閱等來源獲取詳細信息。
八驺備知常饩茶葉畜發打啓發對理惰慵房份風火墻豐筋多力奉擾幅度俯視圖工商業工團主義光靈貫綜果位國文何算滬劇霍落豁眼頰渦刻治狂佻琅孉狼種連理分枝靈皇令儀律院冥阸慕古薄今難行攀和攀路僻絶乞籴清絜旗幢缺三短四人浮于食肉燈台嗓嗑生肖錢石刻涮羊肉鼠頭鼠腦速傷速獄統臨童謠圖簿讬載外廂宛欵先典項脊軒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