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風火墻的意思、風火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風火墻的解釋

中國 傳統建築中的牆垣形式。是人字形坡頂房屋兩端的山牆,一般高出屋面三至六尺,有防止火災蔓延的作用。 明 湯式 《哨遍·新建構欄教坊求贊》套曲:“瓦礫披剗蕩的平,風火墻壘砌得疾。”《語文學習》1990年第11期:“各地風火牆有許多形式,如牌樓式,人字式,觀音兜,如意式,小僧帽式,三滴水(三山屏風牆),弓背式,複合曲線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風火墻”(又稱“風火牆”)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一種特殊牆體結構,主要具有防火和防風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定義
    指人字形坡頂房屋兩端的山牆,通常高出屋面三至六尺,用于防止火災蔓延。其名稱中的“風火”既指防風,也強調阻隔火勢的作用。

  2. 建築形式
    風火牆的設計多樣,包括牌樓式、人字式、觀音兜、如意式、小僧帽式等。例如徽派建築中的“馬頭牆”即屬此類,兼具實用與裝飾性。

二、曆史與文獻記載

三、實際作用

  1. 防火隔離
    通過加高牆體阻斷火勢橫向擴散,是中國古代建築消防智慧的體現。
  2. 防風與結構穩定
    厚實的牆體可抵禦強風,同時增強房屋整體穩固性。

四、其他名稱

在文獻和地域中也被稱為“防火牆”,現代語境下與“封火牆”“山牆”等術語存在交叉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建築樣式或地域案例,可參考古建築研究資料或實地考察徽派、閩派民居中的實物遺存。

網絡擴展解釋二

風火墻

《風火墻》是一個漢語詞彙,它指代的是電腦技術中的“防火牆”,用于保護計算機網絡免受來自外部網絡的非法訪問和攻擊。

拆分部首和筆畫

《風火墻》的部首是“阜”,拆分成“阜口木土”,總共有30個筆畫。

來源

《風火墻》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通書》中,形容将火勢局限于一定區域以保護領地。後來,隨着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這個詞彙逐漸被引入電腦領域,用于指代網絡安全中的防護機制。

繁體

《風火墻》的繁體寫法為「風火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風火墻」的寫法為「風火牆」,符合古代漢字繁體的寫法。

例句

1. 為了保護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我們需要設置一個強大的風火墻。

2. 這個公司的風火墻非常高效,能夠有效抵禦各種網絡攻擊。

組詞

1. 防火牆

2. 網絡安全

3. 防護機制

近義詞

1. 防火牆

2. 網絡防火牆

3. 安全牆

反義詞

1. 安全漏洞

2. 威脅入侵

3. 病毒攻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