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征集兵士。《漢書·賈捐之傳》:“乃探 平城 之事,録 冒頓 以來數為邊害,籍兵厲馬,因富民以攘服之。”
(2).在編的軍士。《金史·章宗紀四》:“ 河南 皆聽 揆 節制如故,盡徵諸道籍兵。”
“籍兵”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征集兵士
指通過官方手段招募或征調士兵。例如《漢書·賈捐之傳》中記載:“籍兵厲馬,因富民以攘服之”,描述了通過征集士兵、整頓軍備來鞏固邊防的情景。
在編的軍士
指已登記在冊的正式軍隊成員。《金史·章宗紀四》提到“盡征諸道籍兵”,即調集各地在編的士兵。
該詞現已罕用,多出現于曆史文獻或古文研究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金史》等古籍。
《籍兵》一詞是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籍”和“兵”。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籍兵”是由動詞“籍”和名詞“兵”組成。動詞“籍”的意思是登記、記錄等,名詞“兵”的意思是指軍人或軍隊。因此,“籍兵”的意思就是登記軍隊或軍事人員的信息。
“籍兵”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字:“籍”(辶/⻍)和“兵”(八/勹)。其中,辶(⻍)是“行”字的辶部,八(勹)是“勺”字的八筆。
“籍兵”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中國古代文獻中的一個常用詞彙。在繁體字中,“籍兵”仍然保留着其原始的形狀和結構,沒有發生變化。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我們可以看到“籍兵”的字形和現代寫法有些微小的差異。比如,在篆書中,“籍”的形狀略有變化,而“兵”的形狀則更加簡潔。
以下是一些關于“籍兵”的例句:
他們将每位士兵的資料都詳細地籍兵了。
作為一個軍官,他負責籍兵的工作。
這個連隊已經籍兵完成,可以開始訓練了。
組詞:兵籍、籍貫、戰士、軍務
近義詞:征兵、招兵
反義詞:除籍、轉兵
以上就是關于“籍兵”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介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