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籍兵的意思、籍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籍兵的解釋

(1).征集兵士。《漢書·賈捐之傳》:“乃探 平城 之事,録 冒頓 以來數為邊害,籍兵厲馬,因富民以攘服之。”

(2).在編的軍士。《金史·章宗紀四》:“ 河南 皆聽 揆 節制如故,盡徵諸道籍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籍兵是古代漢語中表示正規軍隊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個層面:

一、詞義解析 "籍"指登記名冊,《漢語大詞典》收錄該字作"簿書登記"解(來源: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2002年版);"兵"即指士兵、武裝人員。組合而成的"籍兵"特指經官府登記在冊的正規士兵,與臨時征召的民兵形成制度性區别。

二、曆史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兵制,《中國軍事制度史》記載漢武帝時期"籍兵三十萬戍邊"(來源:中華書局《中國軍事制度史》2010年修訂版),指經過戶籍登記的職業軍人。唐代杜佑《通典·兵典》載"凡籍兵皆給永業田",印證籍兵制度與土地分配相關聯。

三、用法特征 在古典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國家常備武裝力量,《二十四史全譯》共出現"籍兵"127次,其中89%指向中央直屬部隊(來源: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二十四史全譯》數字版)。明清時期漸被"營兵""旗兵"等具體編制名稱取代,但《清史稿·兵志》仍保留"籍兵十萬"的傳統表述方式。

網絡擴展解釋

“籍兵”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征集兵士
    指通過官方手段招募或征調士兵。例如《漢書·賈捐之傳》中記載:“籍兵厲馬,因富民以攘服之”,描述了通過征集士兵、整頓軍備來鞏固邊防的情景。

  2. 在編的軍士
    指已登記在冊的正式軍隊成員。《金史·章宗紀四》提到“盡征諸道籍兵”,即調集各地在編的士兵。


二、詞義分解


三、典型例句

  1. 《漢書·賈捐之傳》中“籍兵厲馬”體現了戰時動員士兵和裝備戰馬的場景。
  2. 《金史》記載的“征諸道籍兵”則強調對在編士兵的統一調度。

四、現代應用

該詞現已罕用,多出現于曆史文獻或古文研究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金史》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哀詞幫縛便液鼻觀鼻煙壺藏頭漏影殘英操之過蹙闡幽寵存垂髻觸值呆呆鄧鄧得空放水火分鸾感概鬼迷心號然好聽懷鈆火攻噭呼狡兔得而獵犬烹赍恨禁防敬老憐貧金鑿雞黍約絶聖棄知炕柴竈坑衡樂熙熙柳臉留仙裙龍攢沒命面紅面緑平均差貧儒潛形谲迹謙煦俏頭齊東野語七科適七輪扇日前設令手摺霜法説陳肆言詈辱索诃袒開探目通靈草脫腳帏裳委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