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兵房的意思、兵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兵房的解釋

(1). 明 清 時州縣官府的部門之一,掌兵事。《二刻拍案驚奇》卷四:“ 新都 知縣接了來文……即忙喚兵房僉牌出去,調取一衛兵來,有三百餘人。”

(2).猶兵營。 ********* 《萍蹤寄語初集·從愛爾蘭歸途中》:“這位‘ 凡勒拉 先生’慨然投粉筆而從戎,由課堂而兵房,用全副精神加入這個運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兵房,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均具有明确的曆史文化背景:

一、古代官署名(核心釋義)

指中國明清時期地方官府“六房”中專司軍事事務的機構,屬吏房、戶房、禮房、兵房、刑房、工房之一。

二、軍事建築設施(引申義)

指用于存放兵器、彈藥或駐紮士兵的專用房屋或建築群。


權威來源說明

本文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中國曆史大辭典》《中國古代建築辭典》等專業辭書,并依據中國職官制度史與建築史研究共識撰寫。因詞典類内容原始來源多為紙質文獻,此處不提供網絡鍊接,建議查閱中華書局、上海辭書出版社等權威機構出版的相關辭書獲取完整定義。

網絡擴展解釋

“兵房”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明清時期的官府機構

  1. 職能定位
    明清時期,兵房是州縣官府下設的職能部門之一,主要負責轄區内的軍事事務。例如:管理地方武裝(如鋪兵司)、安排軍隊駐紮與後勤、監督兵器制造與保管、組織武生員考試等。
    典型例證:平遙古城的兵房需接洽過往軍隊,并承擔武備庫管理、團練編練等任務。

  2. 文獻佐證
    《二刻拍案驚奇》提到“新都知縣喚兵房僉牌調兵”,鄒韬奮在《萍蹤寄語》中亦用“兵房”代指軍事機構。

二、軍事場所的指代

  1. 兵營或駐軍建築
    廣義上可指軍隊駐紮的營房或相關設施。例如:朝鮮領導人視察的潛艇兵房、古代屯兵遺址等。

  2. 地名來源
    部分地名因曆史上駐軍形成,如江蘇如東的“兵房鎮”,源于大豫鹽墾公司時期兵丁駐守涵管閘門,後逐漸發展為集鎮。


該詞兼具行政機構與實體場所的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二刻拍案驚奇》等古籍或地方志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按軍扳扯傍絶寶柱崩憤犇亡筆受布雷艦不鮮捕援禅天呈見創世傳媒垂拱四傑楚茅大匠登頓電子器件繁庑飛淙幹卿底事光豔管是含情脈脈侯景之亂黃巢起義會意趼拆脊膂禁封日積延居嘗俊贍克勒空中困亨懶怠冷格麥天麻粒謬阙難言暖忽忽漂麥情窟棋子面羣巧生死交詩思首施順答算帳肅淡統論吳兒五棱子無清頭下洩西班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