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備足的意思、備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備足的解釋

猶言俱全,齊備。《後漢書·寇恂傳》:“ 寇恂 文武備足,有牧人禦衆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漣水》:“石色黑而理若雲母,開發一重,輒有魚形,鱗鬐首尾,宛若刻畫,長數寸,魚形備足。”《書·洪範》“五者來備” 唐 孔穎達 疏:“五者於是來皆備足,須風則風來,須雨則雨來,其來各以次序。”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國風漢魏六朝下》:“《雪浪齋日記》雲:為詩……欲法度備足,當看 杜子美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備足”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bèi zú,其核心含義是“齊全、完備”,指事物或條件準備充分、無一缺失。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該詞:


一、基本含義

  1. 詞義解析
    “備”表示“具備、準備”,“足”表示“充足、足夠”。二者結合強調“完全齊備,無遺漏” 的狀态。
    例如:物資備足、條件備足。

  2. 古代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寇恂傳》:“寇恂文武備足,有牧人禦衆之才。” 意為寇恂的文才武略均完備,具備治理民衆的能力。


二、使用場景

  1. 物品齊備
    多用于描述物資、資源等已充分準備,如:“倉庫中糧食備足,足以應對災年。”

  2. 條件或能力完備
    可引申為某人的才能、條件完全符合需求。如北魏郦道元《水經注》記載:“石上魚形鱗鬐首尾,宛若刻畫,魚形備足。” 形容石紋的細節完整逼真。


三、近義詞與延伸


四、權威文獻參考


“備足”既可用于具體事物的完備,也可形容抽象條件的充分,屬于書面化表達,常見于正式或曆史文本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備足(beǐ zú)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備足是指準備充分,确保所需物品或資源充足。 拆分部首和筆畫: 備(bèi):部首 “ 夂 ”,總筆畫 7; 足(zú):部首 “ 足 ”,總筆畫 7。 來源: 備足一詞是由“備”和“足”組成的動賓結構。 繁體: 備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備足的古漢字寫法與現代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他備足了食物和水,以備不時之需。 2. 我們需要備足資金來支持這個項目的發展。 組詞: 備貨、備件、備考、備戰、備用 近義詞: 充分、儲備、準備齊全 反義詞: 不足、缺乏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