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如意珠的意思、如意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如意珠的解釋

(1).佛珠。梵語“真多摩尼”的意譯。相傳用佛舍利(佛骨)制成。《智度論》:“此寶珠名如意,無有定色,清徹微妙,四天下物,皆悉照現,是寶常能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所欲,盡能與之。”《景德傳燈錄·永嘉真覺大師》:“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明 徐士俊 《春波影》第二出:“彼冥曹姻緣簿,非吾如意珠,徒供羣口畫描耳。”

(2).道教的還丹。《雲笈七籤》卷七二:“夫還丹者……或號如意珠。”參見“ 還丹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如意珠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能隨心滿足願望的寶珠,常見于佛教經典與傳統文化語境。以下是詳細釋義與考據:


一、核心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定義,如意珠為“佛家所說的能滿足一切願望的寶珠”,象征無上福德與神通之力。其特性包括:

  1. 隨願顯現:可應持有者心願化現財物、消除病苦(《法華經·卷七》)。
  2. 消災解難:佛教視其為辟邪護身之物,如《大智度論》載其“能除四百四病”。
  3. 智慧象征:禅宗喻指“心性本淨”,如《景德傳燈錄》雲“如意珠内藏真如”。

二、文化溯源

(一)佛教淵源

如意珠(梵語cintāmaṇi)原為印度神話寶物,後融入佛典:

(二)本土演化

唐宋以降,如意珠與中國祥瑞文化融合:

  1. 道教法器:道教以玉雕如意珠為法器,寓意“如君之意”(《雲笈七籤》)。
  2. 皇家祥瑞:清代宮廷陳設玉如意,珠首鑲寶石,象征權力與吉祥(故宮博物院藏品)。

三、語義延伸

  1. 成語典故:
    • “如意珠走盤”:喻言語機鋒流轉無滞(《五燈會元》)。
    • “掌上明珠”:由如意珠衍生,表珍愛之人或物。
  2. 象征意義:
    • 圓滿具足:在佛教藝術中,如意珠常置于蓮花或法輪中央,表萬德圓滿。
    • 祈福載體:民間信仰中演變為“許願珠”,寄托美好期許。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
  2. 《法華經》(鸠摩羅什譯本,中華書局)
  3.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精品集》(故宮出版社)
  4. 《佛教器物圖解》(宗教文化出版社)

(注:因文獻版權限制未附鍊接,請通過權威出版社或學術數據庫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如意珠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詳細解析:

一、佛教與道教中的宗教含義

  1. 佛教聖物
    如意珠(梵文Cintamani)又稱摩尼珠,源自佛舍利或龍王、摩竭魚腦中。據《智度論》記載,此珠能映現萬物,可隨心意産出所需物品,象征佛法普渡衆生、滿足一切願望的能力。佛教中常用檀香木、玉石等制成念珠,或作為佛菩薩手持的法器。

  2. 道教還丹
    道教典籍《雲笈七籤》将如意珠與“還丹”關聯,指代煉丹術中的長生靈藥。

二、器物與武俠文化中的用途

  1. 暗器
    在網遊《大唐豪俠》及傳統武術中,如意珠是蜀山派獨門暗器,以精鋼制成細小鐵丸,用于擊打穴位。

三、現代語言中的引申義

作為成語,“如意珠”比喻能實現心願的珍寶或完美符合心意的事物。


該詞兼具宗教法器、武俠武器、文化象征三重内涵。若需具體典籍或遊戲設定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哀憐,哀憫拔拂百堵白毫悲楚秉鈞衡荹攎不一一殘年敞坪瘡巨釁深怠惡戴山鼇谠論侃侃蝶使蜂媒鬥城髑髅藩羝罰銅負材矜地麸秳酣豢唅呀核辦颒濯賤末激勉精雕細镂涓浍鵕雞鈞球懶得覽古六奇培植噴薄欲出蒲柳千裡結言歉仄凄斷輕怒青絲鞚認人善節生各支盛烈生息蕃庶聖猷申明十米九糠石漆識曲添禍土爾扈特荼火偎瑣文墨職纖瘦憲坐寫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