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片大鼓的意思、鐵片大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片大鼓的解釋

曲藝大鼓的一種。表演者左手打鐵綽闆(月牙形的鐵片),右手打鼓。也叫鐵闆大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鐵片大鼓是中國北方代表性的曲藝形式,以敲擊鐵片(實為銅片)為特色,以下是綜合解釋:

  1. 基本定義
    鐵片大鼓屬于曲藝大鼓的一種,表演者左手持鐵綽闆(月牙形鐵片),右手擊鼓,并有三弦、四胡伴奏。其名稱源于早期使用農具犁铧片擊拍,後改用鐵片,故又稱“鐵闆大鼓”或“梨花大鼓”()。

  2. 起源與發展

    • 起源于山東農村,早期以犁铧片為擊節工具,後傳入河北、天津等地。
    • 20世紀20年代,藝人王佩臣在天津規範曲調并定型,因使用鐵梨花片得名“鐵片大鼓”。
    • 民國初年傳入北京,曾因地域誤稱“樂亭大鼓”,但與唐山樂亭大鼓無淵源關系。
  3. 藝術特點

    • 唱腔:源自河北民歌《妓女告狀》,曲調婉轉纏綿,唱詞以七字句、十字句為主,有說有唱。
    • 表演形式:多為單人演唱或雙人對唱,伴奏樂器包括書鼓、鐵片、三弦、四胡。
  4. 代表曲目與地位

    • 代表作品有《玉堂春》《王二姐思夫》等。
    • 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成為北方曲藝文化的重要符號。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細節或曲目案例,可參考權威資料如搜狗百科及非遺相關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鐵片大鼓》的意思

《鐵片大鼓》是指一種傳統的中國戲曲樂器,也稱為鐵片鼓。它由一個圓形的鼓身和鐵片組成,是戲曲表演中的重要伴奏樂器。

拆分部首和筆畫

《鐵片大鼓》的拆分部首是“金”,表示與金屬有關;它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鐵片大鼓》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明代,起初它是軍隊中使用的軍鼓。後來,人們将其用于戲曲表演中,成為戲曲音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繁體

《鐵片大鼓》(繁體字)是對《鐵片大鼓》的繁體字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對于《鐵片大鼓》,其字形可能會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形态經曆了演變。但是基本的意思仍然相同。

例句

他在戲曲表演中擔任鐵片大鼓的演奏,為戲劇增添了節奏和激情。

組詞

- 鐵片:指鐵制的薄片。

- 大鼓:指鼓身較大的鼓。

近義詞

鐵片大鼓的近義詞可以是“銅片大鼓”或“鐵鼓”。它們在戲曲演奏中具有類似的功能。

反義詞

鐵片大鼓的反義詞可能是“小鼓”或“弦樂”。因為它們在戲曲表演中所扮演的角色或使用的方式有所不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