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藝大鼓的一種。表演者左手打鐵綽闆(月牙形的鐵片),右手打鼓。也叫鐵闆大鼓。
鐵片大鼓是中國北方代表性的曲藝形式,以敲擊鐵片(實為銅片)為特色,以下是綜合解釋:
基本定義
鐵片大鼓屬于曲藝大鼓的一種,表演者左手持鐵綽闆(月牙形鐵片),右手擊鼓,并有三弦、四胡伴奏。其名稱源于早期使用農具犁铧片擊拍,後改用鐵片,故又稱“鐵闆大鼓”或“梨花大鼓”()。
起源與發展
藝術特點
代表曲目與地位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細節或曲目案例,可參考權威資料如搜狗百科及非遺相關記錄。
《鐵片大鼓》是指一種傳統的中國戲曲樂器,也稱為鐵片鼓。它由一個圓形的鼓身和鐵片組成,是戲曲表演中的重要伴奏樂器。
《鐵片大鼓》的拆分部首是“金”,表示與金屬有關;它共有12個筆畫。
《鐵片大鼓》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明代,起初它是軍隊中使用的軍鼓。後來,人們将其用于戲曲表演中,成為戲曲音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鐵片大鼓》(繁體字)是對《鐵片大鼓》的繁體字形式。
在古代,對于《鐵片大鼓》,其字形可能會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形态經曆了演變。但是基本的意思仍然相同。
他在戲曲表演中擔任鐵片大鼓的演奏,為戲劇增添了節奏和激情。
- 鐵片:指鐵制的薄片。
- 大鼓:指鼓身較大的鼓。
鐵片大鼓的近義詞可以是“銅片大鼓”或“鐵鼓”。它們在戲曲演奏中具有類似的功能。
鐵片大鼓的反義詞可能是“小鼓”或“弦樂”。因為它們在戲曲表演中所扮演的角色或使用的方式有所不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