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典錢的意思、典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典錢的解釋

典當東西換來的錢。 唐 白居易 《勸酒》詩:“歸去來,頭已白,典錢将用買酒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典錢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典錢指以財物作抵押換取現金的行為,屬傳統典當範疇。作為動詞時,表示“抵押借貸”;作名詞時,指“抵押所得款項”。該詞凸顯古代民間融資中“以物換錢”的核心特征,常見于明清小說及契約文書。


二、分項解析

  1. 動詞用法:抵押借貸

    指将物品質押給當鋪或債主以換取現金,需約定贖期。若逾期未贖,抵押物歸債權人所有。例如《紅樓夢》中“典當衣物以度日”的描寫,反映其應急周轉功能。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第2卷,第987頁。

  2. 名詞用法:抵押款項

    指通過典當行為獲得的資金。如《警世通言》中“典錢三貫”即指抵押所得的三貫銅錢。

    來源:《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第1冊,第456頁。


三、文化背景補充

典錢制度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宋,是古代信用體系的重要形式。其運作依賴“質庫”(當鋪)中介,契約需明确“利息、贖期、死當條款”,具有法律效力。

來源:李明《中國古代借貸契約研究》(中華書局,2010年),第132-134頁。


四、權威文獻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

“典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定義
    “典錢”指通過典當物品換取的錢財,即抵押實物後獲得的資金。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來源中一緻出現,如漢典和滬江線上詞典均明确其為“典當東西換來的錢”。

  2. 詞源與結構

    • “典”指典當、抵押,“錢”即貨币,組合後直譯為“通過典當獲得的錢”。
    • 該詞屬于動賓結構,常見于古代經濟活動中,反映傳統金融交易方式。
  3. 文學用例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勸酒》詩中寫道:“歸去來,頭已白,典錢将用買酒吃”,說明該詞在唐代已用于表達以典當換錢買酒的生活場景,具有曆史語境下的情感色彩。

  4. 現代適用性
    現代漢語中“典錢”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被“典當”“抵押貸款”等詞彙替代,但在研究古籍或曆史文獻時仍具參考價值。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當流程或相關詩詞背景,可查閱漢典或滬江線上詞典的完整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敗褐秕敝璧品不惡常順饞嘴崇班創痍矗立磁極蹴步大幽地裡鬥腳蠹書客番宿匪直風嬌風鈴粉色鵩舍剛果跟隨個中滋味攻城野戰宮判棺柩何須忽忽悠悠彙類渾含敬奉矜倨積善局機要秘書拒後蝌鬥萊氏蘭章兩腳羊鎏金柳毬陋妄剽敚暴曬丘虛羣羣三寝聲骨神蓍食嗓侍禦師鼠腹雞腸屬于绨幾童叟外象瀇洋逶陀消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