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遞送柬帖。《七俠五義》第三八回:“ 顔生 無奈,隻得説道:‘此事皆是愚兄之過。’便将 繡紅 寄柬之事説了。”
“寄柬”是一個漢語詞語,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寄柬”指遞送柬帖或書信。其中“寄”表示傳遞、托付,“柬”原指竹片或木片制成的書寫用具,後泛指信件、請帖等。
字詞解析
使用場景
多用于正式或書面語境,例如古代文獻中描述傳遞書信(如《七俠五義》中“繡紅寄柬”的情節),或現代指代發送請帖、信函。
文學出處
清代小說《七俠五義》第三十八回提到“寄柬”一詞,用于描述通過柬帖傳遞信息的情節。
近義與關聯
近義詞包括“寄信”“遞帖”,反義詞暫無明确記載。相關用法如“柬匣”(裝信劄的匣子)、“柬房”(處理書信的部門)。
若需進一步了解“柬”字的演變或具體文學作品中的用例,可參考《七俠五義》原文或漢字工具書。
《寄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指通過郵寄方式傳遞書信或請柬。
《寄柬》的部首是⺢(心字旁),共有13畫。
《寄柬》一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論語·先進》一章中。現代繁體字為「寄柬」。
在古代,漢字「寄柬」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例如,「寄」可能寫作「匹」,而「柬」可能寫作「簡」。
1. 我已經給他寄了一封柬,請他來參加婚禮。
2. 他經常用寄柬的方式聯繫老朋友。
寄信、寄物、柬帖、請柬
寄函、郵寄、投寄
親自交付、當面傳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