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角黍的意思、角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角黍的解釋

食品名。即粽子。以箬葉或蘆葦葉等裹米蒸煮使熟。狀如三角,古用黏黍,故稱。《太平禦覽》卷八五一引 晉 周處 《風土記》:“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 宋 周邦彥 《齊天樂·端午》詞:“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風物依然 荊楚 。”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四·粽》:“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椶櫚葉心之形,故曰糉,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餽送。或言為祭 屈原 ,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 清 趙翼 《連日競渡再賦》詩:“競渡傳從 楚 歲時,為投角黍弔 湘 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角黍”是古代對粽子的别稱,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定義

角黍即粽子,是一種用箬葉或蘆葦葉包裹糯米蒸煮而成的傳統食品,因形狀多為尖角形,且古時以黏性黍米為原料,故得名“角黍”。

2.名稱與形制

3.曆史淵源

4.文化意涵

5.現代演變

角黍是粽子的古稱,承載了古代飲食文化與節俗傳統,其名稱、形制均與曆史背景緊密相關。若需進一步了解粽子的發展曆程,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民俗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角黍

《角黍》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對這個詞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解釋。

一、意思:

《角黍》的意思是指在角上挂着的黍谷。黍谷在古代中國是一種常見的糧食作物,形狀像小米,顆粒飽滿。而角指的是空間或物體的邊緣部分,這裡指的是黍谷挂在角上的樣子。

二、拆分部首和筆畫:

《角黍》的部首是角,由4個筆劃組成。而黍的部首是禾,由5個筆劃組成。

三、來源和繁體:

《角黍》是古代文學作品《離騷》中的一個詞語,出自屈原的《離騷》:“覽餘以蕙纕兮,又以揄揚;觀餘焉若異兮,慕餘以崢抂”,中的一句詩句:“覽餘卻涉武,豈不慰慤?駕我一黍,替此群黍。”

在繁體字中,角和黍的字形和簡體字一樣,沒有變化。

四、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角的字形和現在的相似,隻是沒有添加撇。黍的字形則和現代有所不同,古代的黍字是用兩個犬形象代表禾,加上紐線表示黍粒。

五、例句:

1. 他挂了一束角黍在門口,表示豐收和好運。

2. 角黍飄香,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家鄉的味道。

六、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黍稷(shǔ jì)、黍苗(shǔ miáo)、青黍(qīng shǔ)

近義詞:黍米、玉黍

反義詞:麥谷、稻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