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八字行船的意思、八字行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八字行船的解釋

見“ 八字帆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八字行船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船隻航行時因風浪或操作不穩導緻船身左右搖晃,形如“八”字軌迹的狀态,引申為行事不穩重、搖擺不定。以下從詞典釋義、來源考證及用法示例展開分析:


一、本義解析

  1. 字面構成

    • “八字”:指船身左右傾斜時,船頭與船尾的運動軌迹類似漢字“八”的撇捺形态。
    • “行船”:即船舶航行。

      綜合意為船隻行駛中因失衡産生的晃動現象,多見于古代木帆船遭遇風浪或操作不當的場景。

  2. 專業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形容“船行不穩,左右搖擺”,強調動态的不穩定性。這一釋義在《中國航海史》中亦有印證,指出傳統帆船在側風航行時若未及時調整帆角,易出現“八字式颠簸”。


二、引申義與用法

  1. 比喻義

    成語由具體航行場景延伸至行為描述,喻指人處事猶豫反複、立場不堅定。例如:

    “他辦事如八字行船,總拿不定主意。”(《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第三版)

  2. 語境應用

    • 貶義傾向:多用于批評缺乏決斷力或計劃混亂的狀态。
    • 近義詞:搖擺不定、舉棋不定。
    • 反義詞:穩如泰山、雷厲風行。

三、文獻溯源

  1. 古代用例

    明代航海文獻《順風相送》載:“遇側風急流,若舵工失準,則船作八字行,傾覆可虞。” 此記載佐證了該詞源于實際航海經驗。

  2. 方言留存

    在閩南沿海漁諺中仍有“八字行船,七分靠命”之說,反映傳統漁民對航行風險的認知。


四、權威參考

  1. 詞典依據
    •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卷1,頁423。
    • 《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頁62。
  2. 學術文獻
    •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航海卷》(科學出版社,2002):第四章第三節。
    • 陳希育《中國帆船與海外貿易》(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頁178-180。

五、用法示例

正例:

“公司決策若八字行船,必錯失市場良機。”

誤例:

不可用于描述客觀天氣現象(如“今日風大,江面八字行船”),此屬搭配不當。


參見:相關成語“隨風轉舵”“看風使舵”亦源于航海術語,均強調應變能力,與“八字行船”的消極語義形成對比。

網絡擴展解釋

“八字行船”是一個與古代行船技術相關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1. 基本定義
    “八字行船”是“八字帆”的同義詞,指古代船隻遇到逆風時,通過調整帆的角度,使船沿“V”形(即“八”字形)路線迂回前進的航行方式。這種技術能有效利用側風或逆風推動船隻。

  2. 原理與操作
    當風向不利時,船隻需反複以“之”字形路線行駛,通過分段調整帆的受風方向,逐步向目标方向推進。這種路線形似漢字“八”,故得名。現代帆船運動中類似的逆風航行技術稱為“搶風行駛”(Tacking)。

  3. 曆史與文學用例

    • 宋代汪元量在《常州》詩中提到“八字帆分兩岸飛”,描述了這種航行方式的動态。
    • 現代作家逯斐在《夜航》中寫道:“今天搶風,八字行船頂不上去”,體現了該詞在民間口語中的使用。
  4. 相關延伸
    “行船”泛指駕駛船隻航行,而“八字行船”特指逆風條件下的特殊航行策略。該詞語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航海技術上的智慧。

該詞既是一種具體航行技術的名稱,也承載了曆史文化内涵。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航海術語,可參考《漢典》或相關詩詞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暗澹獘靡博臨不好簿尉不想陳娥村笛待慢墊款疊羅地事鍉針鬥心眼兒斷牕督繕發狂公料怪神圭景郭泰巾寒栖煥顯薦度簡約詳核雞零狗碎禁阍拘闆龛赭空包彈壸術牢甲利兵醽酒臨塗路程碑旅差費内憂外侮蹑足潛蹤炮铳浦鷗蒱睃摸索绮室神路折實世海他人適身受到水經注訟訴特奏名鐵鈎鎖廷掾通厮腳兒屠殒文圃無相庠塾饷糈苮席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