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薦的意思、醮薦的詳細解釋
醮薦的解釋
祭奠。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遇母》:“那一日 春香 不鋪其孝筵,那節兒夫人不哀哉醮薦?”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朝元老》:“ 洪經略 南征,凱旋。至 金陵 ,醮薦陣亡将士。” 何垠 注:“醮薦,以酒薦之也。”
詞語分解
- 醮的解釋 醮 à 古代婚娶時用酒祭神的禮:再醮(再婚)。 道士設壇念經做法事:打醮。 筆畫數:; 部首:酉; 筆順編號:
- 薦的解釋 薦 (薦) à 推舉,介紹:推薦。舉薦。薦擢。 頻仍,屢次:薦仍(一再)。薦饑(連年饑荒)。薦食(一再吞食,喻不斷侵略)。薦臻(接連來到)。 進獻,祭獻:薦羞(進獻肴馔)。薦新(以初熟谷物或時鮮果物祭
網絡擴展解釋
“醮薦”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明确記載,但部分解釋存在差異。綜合多個來源分析如下:
1.基本釋義
- 醮:指古代祭祀儀式,如祭天、祭祖等。
- 薦:本義為進獻祭品,引申為祭奠。
- 醮薦:合指通過祭祀儀式進行祭奠,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祭祀活動,如《聊齋志異》中“醮薦陣亡将士”即指用酒食祭奠亡靈。
2.使用場景
- 主要用于祭祀或紀念場景,如祭奠逝者、陣亡将士等。
- 例:明代湯顯祖《牡丹亭》中“夫人不哀哉醮薦”,描述在喪禮中的祭奠儀式。
3.與其他解釋的辨析
- 部分來源(如)将“薦”解釋為“推薦”,認為“醮薦”是“推薦”的比喻義。但結合權威文獻(如《牡丹亭》《聊齋志異》)及多數詞典釋義,此說法可能為誤讀。
4.詞義演變
-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保留在古籍或文言文研究中。需注意結合具體語境理解,避免與“推薦”等現代詞混淆。
“醮薦”的正确釋義應為祭奠,強調通過祭祀儀式表達哀悼或紀念。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聊齋志異》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語解釋
《醮薦》是一個常用詞語,有着多種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醮薦》的部首拆分為“酉”和“艸”,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
《醮薦》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儀式和祭祀文化中。《醮》是指祭祀的一種形式,通常與音樂、舞蹈、食物等儀式元素相結合,以表達對神靈的敬意。《薦》則表示獻祭或供奉,将物品或食物放在神壇上供奉神靈。
繁體字
《醮薦》的繁體字為「醮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醮薦的漢字寫法可能有些不同。缺乏統一的标準化,所以根據不同的時代和地區,其寫法會發生一些變化。
例句
1. 在廟會上,人們舉行了盛大的醮薦儀式,向神靈祈求平安與豐收。
2. 他每年都會向先祖的墓前進行醮薦祭祀。
組詞
醮道、薦祀、祭醮、祭祀
近義詞
祭祀、奉獻、供奉、祭拜
反義詞
不祭祀、抛棄、忽視、疏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