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撥阮的意思、撥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撥阮的解釋

彈奏樂器。阮,阮鹹,樂器名。形似琵琶而圓。相傳為 晉 阮鹹 所造,故稱。《金6*6*梅詞話》第四四回:“ 吳銀兒 彈筝, 韓玉釧 兒撥阮。”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撥阮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撥阮”是漢語詞彙,指彈奏樂器“阮”的動作,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撥阮(拼音:bō ruǎn)指彈奏中國傳統彈撥樂器“阮”。阮又稱“阮鹹”,因晉代名士阮鹹改良并擅長演奏而得名。其外形近似琵琶,但琴身呈圓形,音色渾厚。

二、曆史與形制

  1. 起源:相傳由晉代阮鹹改良定型,故以人名命名。
  2. 形制:琴頸直長,共鳴箱為圓形,四弦,用撥子或手指彈奏,形似琵琶但更圓潤。

三、文學記載

《金瓶梅》第四十四回提到“韓玉钏撥阮”,描述了明代音樂表演場景,佐證了“撥阮”在古代的運用。

四、相關延伸

阮在曆史上曾一度失傳,現代經改良發展為高音阮、中阮、大阮等,成為民族樂團常用樂器。

(如需進一步了解阮的演奏技法或曆史演變,可參考音樂史相關文獻或權威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撥阮(bō ruǎn)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手部(扌)和阝部,總共有11個筆畫。它的來源比較複雜,有幾種不同的解釋。一種說法是撥阮是一個音樂術語,指的是調整樂器的音高;另一種說法是它是古代一種用具的名稱,可以用來撥弄樂器的弦或者是撥動鐘鼓等樂器的振動部分。雖然撥阮是一個簡體字,但是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其相同。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撥阮的寫法可能會隨着時代的變化而有所不同,但是它的基本形态基本保持一緻。以下是一些使用撥阮這個詞的例句: 1. 他用撥阮調整了吉他的音高。 2. 音樂家用撥阮産生了動聽的音樂。 3. 小孩喜歡用撥阮彈奏樂器。 除了撥阮,還可以組成其他相關詞語,如撥弦、撥動等。撥阮的近義詞有調弦、調音,反義詞可能是不彈不撥等。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