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兵強則滅的意思、兵強則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兵強則滅的解釋

謂依恃軍隊強盛則毀滅。《列子·黃帝》:“ 老聃 曰:‘兵彊則滅,木彊則折。’”按,今本《老子》作“兵彊者則不勝,木彊則兵。”《淮南子·原道訓》:“故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高誘 注:“兵猶火也,強則盛,盛則衰,故曰則滅,以火諭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兵強則滅”是一個源自道家思想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一、出處與原文

二、本義與比喻

三、應用與延伸

四、近義概念

五、例句參考

此成語多用于強調平衡與適度的重要性,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警示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兵強則滅》是一句成語,意思是強大的軍隊往往容易自取滅亡。它可以拆分為兵(bīng)和強(qiáng)則(zé)滅(miè)四個字。 其中,兵的部首是刂,筆畫數為7; 強的部首是弓,筆畫數為11; 則的部首是刀,筆畫數為2; 滅的部首是火,筆畫數為6。 《兵強則滅》出自《戰國策·秦策一》中,用來形容一個國家或軍隊實力強大,但缺乏正确的政治或軍事策略,最終導緻自身的毀滅。該成語反映了一種曆史經驗,強大力量的盲目追求和無用的戰争可能導緻滅亡。 在繁體字中,這句成語的寫法為「兵強則滅」。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根據古代字典《說文解字》的記載,其中的「兵」字的寫法為「丙兵也」,即上面是象形的丙,下面是指代人的「人」; 「強」字的寫法為「用力也」,即上面是象征力量的「力」,下面是動作的掄; 「則」字的寫法為「克也」,即左邊指代兵器的「戈」,右邊是指代砍的「斤」; 「滅」字的寫法為「火滅其目也」,即上面是火的象形,下面是指代目的「目」。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曆史上有許多例子證明了兵強則滅的道理。 2. 在這場戰争中,那個國家因為兵強則滅,最終經受了血的教訓。 3. 這家公司的市場份額過大,一旦出現經營問題就可能兵強則滅。 一些與《兵強則滅》相關的詞語: 1. 近義詞:力大無用(指力量強大,但沒有實際作用) 2. 反義詞:兵弱則存(指弱小的軍隊或國家更容易幸存) 總之,兵強則滅是一句有着深刻曆史教訓的成語,警示人們不要追求盲目的強大,而是應注重正确的策略和政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