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郊畿的意思、郊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郊畿的解釋

(1).京城郊外王畿之地。 晉 袁宏 《後漢紀·和帝紀論》:“故郊畿固而九服寧,中國實而四夷賓。” 唐 李商隱 《過故府中武威公交城舊莊感事》詩:“ 信陵亭 館接郊畿,幽象遙通 晉水祠 。” 明 謝肇淛 《秋日邀龍君禦同锺伯敬林茂之賦詩》:“君今赴 河 湟 ,戎馬生郊畿。”

(2).泛指郊外。 晉 潘嶽 《金谷集作詩》:“何以叙離思,攜手遊郊畿。” 唐 李峤 《宣州大雲寺碑》:“山川磊落,郊畿枕端委之鄉;島嶼憑隆,煙霧合朝宗之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郊畿(jiāo jī)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地理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古代行政區劃制度兩方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指城市外圍的區域。《說文解字》釋為“距國百裡為郊”,即國都百裡範圍内的地帶(許慎《說文解字》卷六下)。《周禮·地官》載:“郊野之賦”,鄭玄注:“郊,距王城百裡。”(《周禮注疏》卷十)

  2. 本義指王都直接管轄的領地。《說文解字》稱:“畿,天子千裡地。”《詩經·商頌·玄鳥》有“邦畿千裡”之說,孔穎達疏:“畿者,王境之名。”(《毛詩正義》卷二十)

二、複合詞釋義

郊畿特指古代都城周邊的核心輻射區域:

三、現代延伸

現代漢語中該詞主要用于曆史文獻研究,偶見于描述首都周邊地區,如“京津冀協同發展涵蓋傳統郊畿地帶”。需注意其與“京畿”“近畿”的語義交叉性(參見《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287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參考文獻原始來源(按引用順序):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周禮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3. 《毛詩正義》(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4. 歐陽修《新唐書·地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5. 班固《漢書·食貨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6. 仇兆鳌《杜詩詳注》(中華書局版)
  7.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郊畿”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京城郊外的王畿之地
    指古代都城周邊由天子直接管轄的區域,具有行政和軍事重要性。例如晉代袁宏《後漢紀·和帝紀論》提到“郊畿固而九服寧”,唐代李商隱詩中也有“信陵亭館接郊畿”的表述。此處的“畿”源自“王畿”,即國都附近方圓千裡的地域(參考)。

  2. 泛指郊外
    在更廣泛的語境中,也可指代都城以外的郊野區域。如晉代潘嶽《金谷集作詩》中“攜手遊郊畿”,唐代李峤《宣州大雲寺碑》中“山川磊落,郊畿枕端委之鄉”均用此意。

補充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後漢紀》、李商隱詩作等古籍用例,并參考了權威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隘短别頭試斌斌長跂逞志丑态楚塹措支剌大腦答揚大查科平原對不住二宮翻供反聽收視吩示服斃告絕寡凫單鹄館人罟船沆瀁禾卉河清海竭槐蟻懽怿戶扉火上澆油煎悴儉雕空子來者可追兩韻詩輪椅美言不信杪曶鳴铗明識木炭畫甯晷乾巴利脆阮貂換酒鋭澤僧廬傻話山程扇舞試秩夊夊潭渚梯棧同難頭痛額熱抏敝聞所不聞物端屋架梧桐角憲命孝思不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