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座宮室。常用以代指住在其中的人。(1)指二帝。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亡姑之姊,伉儷二宮。” 劉孝标 注引《中興書》:“ 王濛 女諱 穆之 ,為 哀帝 皇後; 王藴 女諱 法慧 ,為 孝武 皇後。” 唐 杜甫 《八哀詩·故司徒李公光弼》:“二宮泣西郊,九廟起頽壓。” 仇兆鳌 注:“二宮泣, 玄 、 肅 還京。”(2)指帝與太子。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風操》:“ 江 左朝臣子孫初釋服,朝見二宮,皆當涕泣,二宮為之改容。”《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二宮軫痛,遐邇同哀。” 呂向 注:“二宮,天子、太子也。”《南齊書·何敬容傳》:“ 敬容 接對賓朋,言詞若訥,酬答二宮,則音韻調暢。”(3)指太後與皇太後。 宋 蘇轼 《谏買浙燈狀》:“﹝陛下﹞豈以燈為悅者哉,此不過以奉二宮之歡,而極天下之養耳。”
“二宮”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指兩座宮室,常用來代指居住其中的人。這一用法最早見于《三國志·陳群傳》,例如晉代文獻中常以“二宮”合稱兩座重要宮殿及其居住者。
指兩位帝王
如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提到“伉俪二宮”,劉孝标注引《中興書》解釋為兩位皇後分屬哀帝與孝武帝的宮室。唐代杜甫詩中“二宮泣西郊”亦指玄宗、肅宗兩代帝王(一說為帝王與宗廟)。
指皇帝與太子
北齊顔之推《顔氏家訓》記載,官員子孫朝見“二宮”時需行喪禮,此處“二宮”即天子與太子;《南齊書》中“酬答二宮”同樣指此意。
指太後與皇後
宋代蘇轼《谏買浙燈狀》中“奉二宮之歡”,據考證可能指太後與皇太後。
在部分文獻中,“二宮”被引申為一人身兼兩個重要職務或角色,強調其責任重大(如查字典網解釋)。例如現代語境中可比喻某人身兼政府要職與學術領袖等雙重身份。
“二宮”的具體含義需結合時代背景和文本語境判斷,主要涉及宮殿代稱、重要人物身份關聯或引申的職責雙重性。如需更詳細例證,可查閱《三國志》《世說新語》等原始文獻或權威詞典。
《二宮》是一個中文詞彙,其意思是指一個有兩個宮殿或宮室的建築物。這個詞彙由兩個漢字組成,即“二”和“宮”。在漢字的結構中,每個漢字都由一個或多個部首組成,以及由一定數量的筆畫構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對于《二宮》這個詞,它的部首是“宀”和“口”,分别代表“宀”部和“口”部,它們分别表示與“宮”有關的意義。而“二”的部首是“一”,表示“一”的數量;“宀”部代表“宮”的相關意思。
在筆畫方面,漢字“二”有兩個筆畫,分别表示它的形狀和結構。漢字“宮”有五個筆畫,這些筆畫描述了它的構造和線條。
繁體和古時候漢字寫法在繁體中,“二宮”的寫法為“二宮”。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有不同的變體,例如:“二”可能會被寫作“貳”,“宮”可能會被寫作“宮”。這些變體表達了不同的書寫習慣和文化背景。
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例句:
1. 這座皇宮是由兩個宮殿組成的,被稱為二宮。
2. 他們為皇後修建了一個豪華的二宮,以供她居住。
組詞:
二宮雪花、二宮物語、二宮格式、二宮太後、二宮尊皇等。
近義詞:雙宮。
反義詞:一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