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illmaster;military instructor] 军队、学校等团体内担任教练的军官的旧称
(1).掌教化的官员。《周礼·地官·司徒》:“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教官之属,大司徒卿一人,小司徒中大夫二人。” 贾公彦 疏:“自此以下至槀人,揔六十官,皆是教官之属。”
(2).掌管学校的官员。 元 明 府学置教授,州学置学正,县学置教谕训导,掌教诲所属生员之事,统称教官。又称校官、学官。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张文潜 三子 秬 、 秸 、 和 ,皆中进士第。 秬 秸 在 陈 死于兵, 和 为 陕 府教官。”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知县充本省同考》:“ 明 初各省乡试同考,聘教官不足,则聘外省之知县推官。”
(3).指在军队或军事院校中执教的军官。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有人与军官团一个教官作邻居的,要他在饭后课馀教教小孩子。”
“教官”是一个多维度含义的词汇,其定义和职责因历史背景和应用场景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传统含义
教官最初指古代掌管教化的官员,如《周礼》中提到的“教官司徒”,负责邦国教化。
现代广义上,教官指军队、学校等团体中担任教练的军官或专业人员,负责军事训练、纪律管理等。
军事领域
在军队或军事院校中,教官是负责教育训练士兵的军官,需具备丰富的军事知识和实战经验。
教官的职责因所在机构而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教育与训练
管理与安全
其他职能
在非正式语境中,“教官”可比喻具有领导力、责任心且善于指导他人的人,强调其启发与激励作用(注:此释义来自低权威性网页,需谨慎参考)。
如需更完整的岗位职责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搜狗百科()及汉典()等来源。
教官是一个名词,指的是担任军事、体育等方面指导工作的人员,也可以称为教员、导师。教官通常在军队、警察学院、体育学校等专业机构中工作,负责训练、指导学员的学习和训练工作。
教官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攵”和“宀”,它的总笔画数为10。
教官一词最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教训官”或“训官”,后经过演变逐渐简化为现在的教官。相对应的繁体字是「敎官」。
在古代汉字中,教官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教官的写法是「敎官」,但音读和含义与现代相同。
1. 这位教官严格要求学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训练。
2. 他在步兵学校担任教官已经有十多年的经验。
教官可以作为一个词语的一部分出现,例如:
1. 教官组成:指由多名教官组成的集体。
2. 教官制度:指规定教官资格、职责、权限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与教官这个词意思相近的词有教员、导师等。而它的反义词则是学员、学生等,指在教官指导下接受训练、学习的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