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書蟫的意思、書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書蟫的解釋

即書魚。 明 徐贲 《丙午中秋過張文學宅看月》詩:“自憐下界苦迫塞,未得變化同書蟫。” 清 黃宗羲 《陳乾初墓志銘》:“世智限心,如以太牢,飫彼書蟫,欲抹微言,與時浮沉。”參見“ 書魚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書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與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1. 字面含義
“蟫”指一種名為衣魚(也稱蠹魚、白魚)的昆蟲,體扁長且有銀灰色細鱗,常栖息于書籍、衣物中,以漿糊、膠質物為食,對書本有蛀蝕危害。因此,“書蟫”字面可理解為“書籍中的蛀蟲”。

2. 引申比喻
該詞源自《漢書·賈誼傳》中“草書多而蟒蛇蟠藏”的典故,通過蟫蟲藏匿于書堆的現象,比喻藏書極其豐富,甚至多到被蟲蛀藏匿的程度。例如形容個人藏書量龐大,或圖書館、書店等場所書籍浩如煙海。

使用場景

需注意語境區分其褒貶,避免與單純指代蛀蟲的負面含義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書蟫》的意思

《書蟫》是一個具有文化内涵的詞語,指代古代傳說中生活在水中的一種神奇動物。這種動物形狀像蛇,全身長滿了符號和字迹,據說它負責書籍的保存、傳承和流傳。

《書蟫》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書蟫》的拆分部首是“虍”和“蟲”,其中“虍”位于左邊,表示動物,而“蟲”位于右邊,表示形狀像蛇。《書蟫》共有20個筆畫。

《書蟫》的來源

《書蟫》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這本古籍中,其中一段描寫了蟫的形象和功能。進而,《莊子》認為蟫是巨大的書蟲,它們保衛着宮中的古籍,使之不受蟲蛀和時間的侵蝕。

《書蟫》的繁體形式

《書蟫》的繁體形式為「書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有所不同。根據對古籍的研究,可以看到古時候「蟫」字的寫法中,「虍」和「蟲」的形狀與現代略有差異。

《書蟫》的例句

1. 古代宮廷中的《書蟫》被嚴密保護,以免被時間腐朽侵蝕。

2. 這本書中記載的曆史故事,就像一隻具有生命的《書蟫》。

《書蟫》的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書籍、蛇、蟲子、寶物等。

《書蟫》的近義詞

沒有确切的近義詞,但可以用書蟲、蛇形文獻表示類似的概念。

《書蟫》的反義詞

《書蟫》的反義詞可以用不字、破壞者等來表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