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後約的意思、後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後約的解釋

日後的約會。 宋 柳永 《夜半樂》詞:“到此因念,繡閣輕抛,浪萍難駐。歎後約丁寧竟何據。” 宋 司馬光 《和範景仁疊石溪》詩:“已買漁樵舍,毋令後約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後約”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後”與“約”的本義及引申義來理解。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後續的約定

    指在已有約定或事件之後另行訂立的協議或承諾。

    例證:白居易《寄湘靈》詩:“每經高處即回頭,别後相思最多處。”中“别後”隱含“分離後”的時間概念,引申為“後約”可指離别後新的約定。詳見《白居易集校注》(中華書局,2006年)。

  2. 未來的盟約

    強調約定事項将在未來某一時間履行。

    例證:《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釋“約”為“預先規定須共同遵守的條件”,故“後約”可指尚未到期的約定義務。


二、古文獻中的特殊用法

  1. 延期履行的契約

    古代契約文書中,“後約”可指約定延期執行的條款。如敦煌出土唐代契約中“限至八月還訖,過後不還,聽掣家資”的“過後”即隱含“後約”的時間效力。詳見《敦煌契約文書輯校》(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文學中的象征意義

    詩詞中常以“後約”喻指未竟的情緣或人生期許。

    例證:柳永《玉蝴蝶·望處雨收雲斷》:“難憑後約,怎奈疏狂。”此處“後約”暗指未能實現的再會之諾。引自《全宋詞》(中華書局,1999年)。


三、現代應用場景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
  2. 《全宋詞》中華書局,1999年
  3.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4. 《敦煌契約文書輯校》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白居易集校注》中華書局,2006年

網絡擴展解釋

“後約”是一個漢語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一、成語含義()

基本含義:指事後才有的約定,表示在事情發生後才追究責任或做出應對的行為。
詳細解釋:由“後”(事後)和“約”(約定)組成,強調行為的滞後性。例如,某些人可能在問題出現後才制定規則或承擔責任,帶有一定的批評或諷刺意味。


二、普通詞語含義()

基本含義:指“日後的約定”或“未來的約會”。
用法與例證:

  1. 文學作品:宋代柳永在《夜半樂》中寫道:“歎後約丁寧竟何據”,表達對未能履行約定的遺憾。
  2. 日常語境:如“已買漁樵舍,毋令後約差”(司馬光《和範景仁疊石溪》),指避免未來的約定出現差錯。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宋代文學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按時便罷遍周獙獙昺煥不辨真僞殘梅赤丁子齒落舌鈍螭魅罔兩吃虱留大腿吹唇唱吼膽小如豆等頭空吊膀子抵足紛帨敢是根水共青團宮舍廣夏滾岩紅淚灰糞禍國殃民肩巴機節爵人課講斂霧離黍率身妙斲密锵锵難色逆運算豈徒曲獻戎貊删存上考舌端月旦市舶庫適莫失魄澍流束馬蜀魄四美似續頌歎台啟淘漉甜津津畏影避迹仙典相雠想像力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