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清供的意思、清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清供的解釋

(1).清雅的供品。舊俗凡節日、祭祀等用清香、鮮花、清蔬等作為供品。 清 黃景仁 《元日大雪》詩:“不令俗物擾清供,隻除哦詩一事無。”

(2).猶清玩。 明 袁宏道 《瓶史·器具》:“大抵齋瓶宜矮而小,銅器如花觚、銅觶、尊罍、方漢壺、素溫壺、匾壺、窰器如紙槌、鵝頸、茹袋、花樽、花囊、蓍草、蒲槌,皆須形製短小者,方入清供。” 清 李漁 《閑情偶寄·器玩·制度》:“然此外更有一物,勢在必需,人或知之而多不設,當為補入清供……此物不須特製,竟用蓬頭小筆一枝,但精其管,使與濡墨者有别,與鍬箸二物同插一瓶,以便次第取用,名曰‘香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清供”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和相關文化意義:

一、基本含義

  1. 清雅的供品
    指在節日、祭祀等場合使用的清香、鮮花、蔬果等素雅供品,如松、竹、梅、時令花果等,用以表達對神靈、祖先的敬意或祈福。這類供品與傳統的“三牲”等隆重祭品不同,更強調清雅脫俗的意境。

  2. 文房雅物與玩賞品
    指文人雅士在廳堂、書齋等場所陳設的觀賞性物品,包括盆景、奇石、古玩、文房用具(筆、墨、紙、硯)、工藝品等。這類物品常被稱為“案頭清供”或“書齋清供”,旨在營造生活情趣與審美意趣。


二、分類與形式


三、文化意義

清供不僅是物質陳設,更是一種精神寄托:


四、延伸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清供物品或藝術表現,可參考書畫作品中的“清供圖”及相關文化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清供

清供是一個常見的詞彙,它的意思是指清理并供養,特别是指清理祭祀物品或清理供桌後進行祭祀。

拆分部首和筆畫:

清供的字形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氵」和「用」。氵是水的象形部首,表示清潔;用是一個意義廣泛的部首,表示動作或功能。清供的總筆畫數為11。

來源:

清供一詞最早出現于《尚書·泰誓》:“介爾犧牲奠俎胾。惟顧/戒。明明上帝,無或暗昧。”其中的“奠俎胾”即指祭祀時清理供桌和用具的動作。

繁體:

清供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清供」,字形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清供的字形較為繁瑣,不同于現代的簡化字。具體的寫法要根據不同的朝代和風格而有所不同,但總體上具備「氵」和「用」兩個部分。

例句:

1. 祭祀前必須先清供再進行供奉。

2. 他認真地清供完祭祀物品。

組詞:

1. 清掃:清理并打掃。

2. 清澈:清晰透明。

3. 供養:供給生活所需。

近義詞:

1. 掃除:清除雜物。

2. 整理:整齊有序地整個。

反義詞:

1. 糟蹋:隨意損壞或浪費。

2. 弄髒:使物品變髒或不整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