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人雲亦雲的意思、人雲亦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人雲亦雲的解釋

[to say what everybody says] 雲:說。形容遇事無主見,順隨别人的意見

人雲亦雲,人否亦否,何為者耶?——清· 葉燮《原詩》

詳細解釋

隨聲附和,心無定見。 金 蔡松年 《槽聲同彥高賦》詩:“糟床過竹春泉句,他日人雲吾亦雲。”《花月痕》第七回:“這 富川居士 也算嗜好與俗殊鹹酸,不肯人雲亦雲哩。” 老舍 《四世同堂》第二部四四:“為表示他是屬于 英國 府的,他不能隨便的人雲亦雲的亂說。” 巴金 《隨想錄》第一集後記:“過去我吃夠了‘人雲亦雲’的苦頭,這要怪我自己不肯多動腦筋思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人雲亦雲”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思是“别人說什麼,自己也跟着說什麼”。它用來形容一個人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盲目跟隨或附和别人的觀點,沒有自己的主見。

具體解析:

  1. 字詞拆解:

    • 人:指他人、别人。
    • 雲:古漢語中表示“說”(如“子曰詩雲”)。
    • 亦:副詞,表示“也”。
    • 組合後的字面含義是“别人說,自己也就跟着說”。
  2. 深層含義:

    • 強調對他人觀點的機械重複,缺乏批判性思考。
    • 通常帶有貶義,暗指行為膚淺或缺乏創造力。
  3. 出處與背景:

    • 成語出自金代詩人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人雲亦雲詩不奇”,批評當時詩人模仿前人、缺乏新意。
  4. 使用場景:

    • 形容學術、工作中盲目跟風的現象(如“研究選題切忌人雲亦雲”)。
    • 批評社交或讨論中不發表真實想法的态度(如“會議上他隻會人雲亦雲”)。
  5. 對比與延伸:

    • 近義詞:隨聲附和、鹦鹉學舌。
    • 反義詞:獨辟蹊徑、标新立異。
    • 相關建議:避免人雲亦雲需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多角度分析問題。

示例:

這一成語至今仍廣泛用于學術、社會讨論中,提醒人們保持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人雲亦雲是什麼意思?

人雲亦雲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模仿别人說話或行動,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或主見。這個詞常用來形容那些盲目跟從他人觀點或行為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人雲亦雲的拆分部首是“人”和“雲”,其中“人”的部首是“人”,總筆畫數是2;“雲”的部首是“二”,總筆畫數是4。

來源

人雲亦雲最早出自《後漢書·劉子骥傳》,原文是“善彈琴者吾友劉子骥。世說其晝夜彈不絕者,非惟以衆人誇其所好,且又有能似之者,吾骥亦誇張之。一日,病笃請瑟,遙見已!”這段話的意思是劉子骥很擅長彈琴,彈得非常好,周圍的人都很贊賞他。劉子骥為了增加自己的聲望,他請瑟(一種古代音樂鼓)時,遠遠地看到了人家已經請了,就也說自己請了。

繁體字

人雲亦雲的繁體字是「人雲亦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人雲亦雲在古代的寫法為「亻雲亦雲」。

例句

他總是人雲亦雲,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組詞

雲集、平日裡、雲天、衆所周知。

近義詞

照貓畫虎、機械重複。

反義詞

見異思遷、不拘一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