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蓬茆的意思、蓬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蓬茆的解釋

見“ 蓬茅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蓬茆”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典漢語詞彙,其釋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植物本義
    “蓬茆”指蓬草和茅草,二者均為常見的野生草本植物,常生長于荒僻貧瘠之地。例如《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五年》中提到“下嫁蓬茅之士”,即以蓬茅比喻身份低微之人。

  2. 比喻引申義

    • 象征貧賤卑微:常用來形容出身或境遇的寒微。如宋代曾鞏在《明州謝到任表》中用“蓬茆之丹懇”自謙,表示自己雖身份低微但心意誠摯。
    • 代指簡陋居所:唐代韓愈詩句“庇身指蓬茅”中,“蓬茆”指用茅草搭建的簡陋房屋,即“蓬居”。

二、文化語境中的用法

在古代文學中,“蓬茆”多用于自謙或描述清貧狀态。例如明代梁辰魚在戲劇《浣紗記》中寫道“寒微未脫蓬茅性”,既指角色出身低微,也暗含性格質樸之意。

三、辨析

需注意“蓬茆”與“蓬門荜戶”等近義詞的差異:前者更側重身份/境遇的卑微,後者則強調居住環境的簡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可參考《資治通鑒》、曾鞏文集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蓬茆的意思

蓬茆是一個表示雜草叢生的意思的詞彙。通常用來形容草叢茂盛、叢生而雜亂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蓬(艹、句、草)茆(艹、毛、草)。

來源

蓬茆這個詞的來源較為古老,最早出現在《詩經·毛詩·羔裘》一篇中。“蓬茆之材,言若濯濯”。在古代,蓬茆常被用來形容戰場上草木叢生、繁茂的景象。

繁體

蓬茆在繁體字中寫作蓬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中的蓬茆寫作蓬牟。

例句

這片廢棄的田地,已經長滿了蓬茆。

組詞

蓬松、茂盛、叢生、草叢、繁茂。

近義詞

草叢、叢林、密林、茂密。

反義詞

草木稀疏、疏落、清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