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符的意思、九符的詳細解釋
九符的解釋
指符箓。 晉 葛洪 《抱樸子·對俗》:“運三棋以定行軍之興亡,推九符而得禍福之分野。”
詞語分解
- 九的解釋 九 ǔ 數目,八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玖”代):九歸。 泛指多次或多數:九死一生。九霄雲外。 筆畫數:; 部首:丿; 筆順編號:
- 符的解釋 符 ú 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征調兵将用的憑證:虎符。符信。符節。 代表事物的标記、記號:符號。音符。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道士畫的驅使鬼神的圖形或線條:符咒。護身符。 古代稱祥瑞的征兆:符瑞。符應(
網絡擴展解釋
“九符”是源自中國古代道教文化的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含義
“九符”指古代道教中用于法術、驅邪或占卜的符箓,常與神秘力量相關聯。其中“九”可能并非實指數量,而是象征多數的虛數,強調符箓的多樣性和神秘性。
二、文化背景
- 道教法術工具:符箓是道士溝通神靈、施展法術的媒介,常書寫于黃紙或布帛上,結合咒語使用。
- 占卜與軍事:晉代葛洪《抱樸子·對俗》記載“推九符而得禍福之分野”,說明九符曾被用于預測戰争吉兇和命運走向。
三、文獻出處
- 最早明确記載見于葛洪(284-364年)的《抱樸子》,屬于東晉時期道教重要文獻。
- 後世詞典(如漢典、查字典)均沿用“符箓”這一核心解釋,但未詳細說明九符的具體種類。
四、延伸說明
部分資料提到“九符”可能包含九種符箓,但多數文獻未明确列舉具體名稱,推測其分類可能因道教流派或時代不同存在差異。需注意:現代研究中,“九符”更多作為文化概念被讨論,而非實際法術實踐中的常用術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符箓文化,可參考《抱樸子》原文或道教經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九符》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九符(jiǔ fú)指的是古代道教中的九種符咒。符咒在道教中被認為具有神秘的力量,可以用來驅除邪惡、保護人民、祈福等。九符代表了九種不同的道教咒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九符》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乙”和“⺍”。其中,“乙”為部首,表示朝向,而“⺍”為“羊”字的變形,“羊”字有兩畫。
來源:
九符最早是在古代道教典籍《周易》中提及。隨着時間的推移,九符逐漸成為道教神秘符咒的代名詞,并在道教儀式和修行中得到廣泛應用。
繁體:
在繁體字中,《九符》這個詞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記載,《九符》這個詞的寫法在演變過程中有所變化,但其基本形狀和現代漢字寫法相差不大。
例句:
1. 修道者使用九符祈福以保護自己免受邪靈的侵擾。
2. 古人相信九符可以對抗瘟疫和災禍。
組詞:
符咒、符箓、符節、符紙
近義詞:
咒語、咒文、咒符
反義詞:
正音、正咒、正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