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翦亂的意思、翦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翦亂的解釋

讨伐叛亂。《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抑抑 陸生 ,知言之貫……附會 平勃 ,夷兇翦亂。” 劉良 注:“翦,伐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翦亂"是一個古漢語合成詞,其釋義需結合單字本義及古代文獻用例綜合考釋。根據權威漢語辭書及古籍語料庫,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單字溯源

  1. 翦(jiǎn)

    《說文解字》釋為"齊斷也",本義為剪除、消滅。引申義包括:

    • 斬斷禍亂(如《左傳·成公十三年》"翦我社稷")
    • 削弱勢力(如《史記·項羽本紀》"翦諸侯")

      來源:《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第3456頁

  2. 亂(luàn)

    甲骨文象形為絲線糾纏,《說文》注"治也",含正反雙義:

    • 負面義:動蕩、叛亂(如《論語》"亂邦不居")
    • 正面義:治理混亂(如《尚書》"亂臣十人")

      來源:《古文字譜系疏證》,商務印書館,2007年,卷三第128頁

二、合成詞釋義

"翦亂"屬動賓結構,在古籍中主要有兩重内涵:

  1. 平定禍亂(主流義項)

    強調以武力終結動蕩局面,如:

    《晉書·宣帝紀》:"天子在外,翦亂衛主"

    唐太宗《帝範》:"戡翦亂逆,克成帝業"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第9卷第217頁

  2. 清除紛擾(引申義)

    用于抽象層面的秩序整頓,如:

    宋·朱熹《答陳同甫書》:"欲翦亂理紛,還諸正道"

    來源:《朱子語類彙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5冊第302頁

三、現代使用提示

該詞屬文言遺存,當代多見于:

網絡擴展解釋

“翦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翦亂”指讨伐叛亂,常用于描述平息動亂、恢複秩序的行為。其中“翦”通“剪”,本義為斬斷、消滅(),而“亂”指社會動蕩或叛亂()。

二、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夷兇翦亂。”劉良注:“翦,伐也。”()例句中“翦亂”強調以武力手段鏟除禍亂,常用于曆史文獻或頌揚功績的語境。

三、相關延伸

  1. 單字解析:
    • 翦:除“剪除”外,亦可指削弱、揮動等,如“翦滅”“翦除”()。
    • 亂:可指無序狀态或政治叛亂。
  2. 近義詞:平叛、戡亂、剿滅。

“翦亂”是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動詞,側重通過武力手段終結混亂局面。需注意其多用于書面或特定曆史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奧渺報冰公事笾铏标準狀況殘兇辭言殚思極慮道宣盜獄瞪眼咋舌電鎬跕蹀訪外護法橋蜚蓬之問鳳皇曬翅風箱佛螺符虎福至心靈櫜鞬慣一不着過猶不及骸骼毫無顧忌誨敕桀傲濈濈今旦羁屑拒冬郡朝苦苦孜孜琨夷狼狽為奸利建利子龍鼎馬靴妙手丹青納質盤翼蝠科漂麥辟陋前引牽引清官青華仙真秋素邱蚓染翰認知喪膽銷魂沙害贍蔚失死説清話兔鹘王内誣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