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翦乱的意思、翦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翦乱的解释

讨伐叛乱。《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抑抑 陆生 ,知言之贯……附会 平勃 ,夷凶翦乱。” 刘良 注:“翦,伐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翦乱"是一个古汉语合成词,其释义需结合单字本义及古代文献用例综合考释。根据权威汉语辞书及古籍语料库,其核心含义如下:

一、单字溯源

  1. 翦(jiǎn)

    《说文解字》释为"齐断也",本义为剪除、消灭。引申义包括:

    • 斩断祸乱(如《左传·成公十三年》"翦我社稷")
    • 削弱势力(如《史记·项羽本纪》"翦诸侯")

      来源:《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3456页

  2. 乱(luàn)

    甲骨文象形为丝线纠缠,《说文》注"治也",含正反双义:

    • 负面义:动荡、叛乱(如《论语》"乱邦不居")
    • 正面义:治理混乱(如《尚书》"乱臣十人")

      来源:《古文字谱系疏证》,商务印书馆,2007年,卷三第128页

二、合成词释义

"翦乱"属动宾结构,在古籍中主要有两重内涵:

  1. 平定祸乱(主流义项)

    强调以武力终结动荡局面,如:

    《晋书·宣帝纪》:"天子在外,翦乱卫主"

    唐太宗《帝范》:"戡翦乱逆,克成帝业"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第9卷第217页

  2. 清除纷扰(引申义)

    用于抽象层面的秩序整顿,如:

    宋·朱熹《答陈同甫书》:"欲翦乱理纷,还诸正道"

    来源:《朱子语类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5册第302页

三、现代使用提示

该词属文言遗存,当代多见于:

网络扩展解释

“翦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翦乱”指讨伐叛乱,常用于描述平息动乱、恢复秩序的行为。其中“翦”通“剪”,本义为斩断、消灭(),而“乱”指社会动荡或叛乱()。

二、出处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夷凶翦乱。”刘良注:“翦,伐也。”()例句中“翦乱”强调以武力手段铲除祸乱,常用于历史文献或颂扬功绩的语境。

三、相关延伸

  1. 单字解析:
    • 翦:除“剪除”外,亦可指削弱、挥动等,如“翦灭”“翦除”()。
    • 乱:可指无序状态或政治叛乱。
  2. 近义词:平叛、戡乱、剿灭。

“翦乱”是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动词,侧重通过武力手段终结混乱局面。需注意其多用于书面或特定历史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爱国统一战线抱兜本榦不如归长痛嗤怪子触搏村童大舂碓褡裆的保抵挡浮一大白轧空高齿屐高赞何何黑油红粟画绝谎价黄建浣染卉服夹板气讲欢健羡激犯禁宝几年锦帷屦缕可鼻奎光冷破谩视贸费冥山摹字墓道迁窆强大怯恇忍忮肉简牌栅钥身肌首邱摔跟头四马攒蹄悚骇闼尔铁木惕汗同出头嗌推子无忝五月先儿限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