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truct me;favour me with your advice] 套語。稱對方指教自己
不知有何見教?
(1).指教我。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鄙人固陋,不知忌諱;乃今日見教,謹受命矣。”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三:“近因校文至 澧陽 ,謁 竹谷 羅先生 ,以所著《畏説》見教,僕醒然若有所悟。” 張天翼 《畸人集·畸人手記》:“你們不是打發四妹喊我來的麼?--有什麼見教啊?”
(2).被教訓。《醒世姻緣傳》第六三回:“這夥尖嘴薄舌專好講人閨門是非的漢子,怎得俱撞着這樣一個 林嫂子 見教一場才好!” 清 李漁 《奈何天·逼嫁》:“隻有一位姓 周 的……説男子相貌欠好,配他不過,把我百般咒駡,口裡還夾七夾八,連夫人也見教了幾聲。”
“見教”是漢語中常見的謙辭,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使用場景 多用于正式場合,尤其是向長輩、師長或專家請教問題時,體現虛心态度()。
三、出處與例句
四、近義詞 如“賜教”“指教”等,均屬謙遜表達()。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法差異,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見教》是指得到别人的教導或指點。在這裡,“見”表示得到,見到;“教”表示教導、指點。
《見教》的拆分部首是“見”和“教”,其中,“見”是左右結構的漢字,筆畫數為 7;“教”是上下結構的漢字,筆畫數為 11。
《見教》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屬于漢字的合成詞。通過将“見”和“教”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得到他人的指導和教誨。
《見教》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見教」。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見教」的寫法并無明顯差異。
1. 向前輩請教問題,受到了很多有益的見教。
2. 這本書是我老師的見教,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知識。
見面、見解、教導、教誨、指教
受教、受益、受指點
自己摸索、無從得知、不聞不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