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觸着水面即起。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二:“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2.點滴之水,少量之水。 元 李壽卿 《伍員 * 》第四折:“常聞得蒙點水尚且仰泉思報。” 元 無名氏 《争報恩》第三折:“便好道蒙人點水之恩,尚有仰泉之報,知恩不報,非為人也。”
3.漢字偏旁名,形狀為“氵”。俗稱三點水。 元 馬緻遠 《薦福碑》第二折:“我是金字邊着個高……他是點水邊着個告,因此上一般名號。”
4.方言。做引線,指點。 艾蕪 《還鄉記》:“是有一次,翻過一個垭口,有壞人點水,拿跟*********兵士看見了。”
點水(diǎn shu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本義、引申義及文化内涵三個層面解析:
指鳥類(如蜻蜓、水禽)以喙或身體短暫接觸水面,動作輕盈迅捷。
例:蜻蜓點水時,尾部輕觸水面即飛離,姿态靈動。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比喻人對事物僅做表面接觸,缺乏深度探究或持久投入。
例:調研若隻是“點水”式走訪,難獲真實結論。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在文學中,“點水”常象征瞬間與永恒的辯證,如禅宗“一即一切”的哲思;古典詩詞亦借此意象傳遞空靈意境(如杜甫《曲江二首》“穿花蛱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
參考資料(符合權威性要求):
“點水”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和用法有所不同,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或方言用例,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寶瑛悲悒變電站邊儆盋盂補定哺乳動物藏脩長路長途電話嗤點赤誅辭案刺楸貸款地市惡賴凡氣獦狚翰飛懷貞黃牛山護铎将校劍戟剿撫兼施家破身亡嘉峪關金石不渝矩步方行倨曲考第口馬糧棉留白嫠憂落可便履險蹈危納寶内市葩華莩末憑靠前擺期會親比砌磚塞上翁失溺肅啓讨問特筆通練通籤托賴駝蹄無稽之談奚翅諧俪戲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