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ue sea] 碧藍色的海
(1).傳說中的海名。《海内十洲記》:“ 扶桑 在 東海 之東岸。岸直,陸行登岸一萬裡,東復有 碧海 。海廣狹浩汗,與 東海 等。水既不鹹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隋 薛道衡 《從駕天池應诏》詩:“駕黿臨 碧海 ,控驥踐 瑤池 。” 唐 李白 《有所思》詩:“我思仙人乃在 碧海 之東隅,海寒多天風,白波連山倒 蓬壺 。”
(2).藍色的海洋。 宋 蘇轼 《登州海市》詩:“斜陽萬裡孤鳥沒,但見碧海磨青銅。” 明 李夢陽 《去婦詞》:“隻解黃金頃刻成,那知碧海須臾變。”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他對着浮遊在碧海裡似的月亮,覺得自己的身子非常沉重。”
(3).指青天。天色藍若海,故稱。 宋 晁補之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詞:“青煙幂處,碧海飛金鏡。” 清 納蘭性德 《琵琶仙·中秋》詞:“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
“碧海”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含義及用法:
神話中的海名
最早見于漢代《海内十洲記》,描述為東海以東的廣闊海域,海水碧綠澄澈、甘甜無鹹苦,與東海面積相當,是神話中的仙境海域。
青綠色或藍色的海洋
指現實中因光線折射或水質清澈而呈現碧藍、青綠色的海水,常用于描繪自然美景。例如蘇轼《登州海市》中“碧海磨青銅”形容海面如青銅鏡般湛藍。
比喻青天
因天空與海洋顔色相近,古人常以“碧海”代指藍天。如晁補之《洞仙歌》中“碧海飛金鏡”指月亮從深藍天幕升起。
若需更多詩詞例句或地理文化背景,可參考《海内十洲記》、蘇轼及李白相關作品。
碧海是形容海水顔色清澈明亮、呈現翠綠或藍綠色的詞語。
碧:石部+丕。共14畫。
海:水部+氵。共9畫。
碧海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人的描寫,形容海水在陽光下呈現藍綠色,引發人們對大海的美好幻想。
碧海(繁體字:碧海)
古代人在書寫碧海時,通常采用「青海」或「青波萬頃」來替代,但「碧海」這個詞在漢字發展曆史中并沒有特定的古代寫法。
1. 這座島嶼被碧海環繞,景色非常迷人。
2. 海上的碧海融入天空的湛藍,美不勝收。
碧海藍天、碧海銀沙、碧海青天等。
蔚藍的海、綠藍的海。
暗海、黑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