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貫頭的意思、貫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貫頭的解釋

(1).古代某些民族在布匹中央挖一圓洞套入頭頸,作為衣服。《漢書·地理志下》:“自 合浦 、 徐聞 南入海,得大州,東西南北方千裡, 武帝 元封 元年略以為 儋耳 、 珠崖郡 。民皆服布如單被,穿中央為貫頭。” 顔師古 注:“著時從頭而貫之。”《後漢書·東夷傳·倭》:“女人被髮屈紒,衣如單被,貫頭而著之。”《三國志·吳志·薛綜傳》:“椎結徒跣,貫頭左袵。”借指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 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先生仁人長者,以仁人長者,膺重任,治僻壤貫頭鴃舌之民,民何修而得此也。”

(2).借指錢鈔。《禅真後史》第十一回:“﹝ 葛鵻 ﹞捱身幫襯,管喪儀簿,陪吊奠客,照理出入賬目,一來圖嘴頭肥膩,二則饕餮些貫頭微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貫頭”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古代服飾形式
    指古代某些民族将布匹中央挖洞,套頭穿着的衣服形式。這種服飾在《漢書·地理志》《後漢書·東夷傳》等文獻中均有記載,主要用于南方及邊遠地區民族,如漢代海南儋耳、珠崖郡的居民服飾。

  2. 借代錢鈔
    在部分語境中,“貫頭”被引申為錢鈔的代稱,可能源于古代錢币用繩貫穿的形制。


二、文化背景與用法


三、其他可能的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出“貫頭”可作成語,表示“理清頭緒、做事有條不紊”,但此用法未見于傳統文獻,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用。



“貫頭”主要指向古代服飾形制及錢鈔代稱,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若需考證成語用法,需進一步查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貫頭

貫頭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一根用來穿過物體的頭,通常是指箭頭、鉛筆頭或者針頭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貫頭的拆分部首是貫,它同時也是這個詞的發音部分。根據《康熙字典》,貫的基本解釋是指箭頭。

貫頭的筆畫數目是5畫。

來源

貫頭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用來射箭的木制箭頭。箭頭是貫的原意,而頭表示箭頭的頂部。因此,貫頭可以理解為貫穿事物的箭頭。

繁體

在繁體字中,貫頭的寫法是「貫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貫頭的寫法和現代稍有不同。它的寫法是「貫首」,其中的「首」字是指箭頭的頂部。

例句

1. 他的箭射中了靶心,貫頭嵌在了紙靶上。

2. 這隻鋼筆的貫頭需要更換了。

組詞

1. 貫穿:指事物一直延伸或連貫透徹。

2. 貫徹:指始終堅持某種行為、原則或政策。

近義詞

1. 尖頭:指尖銳的、尖細的頭部。

2. 銳頭:指銳利的、尖細的頭部。

反義詞

鈍頭:指鈍的、不尖的頭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