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沱的意思、江沱的詳細解釋
江沱的解釋
亦作“ 江沲 ”。 長江 和 沱江 。亦指 長江 流域和 沱江 流域。《書·禹貢》:“浮于 江 、 沱 、 潛 、 漢 。” 陸德明 釋文:“ 江 、 沱 、 潛 、 漢 ,四水名。”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長史卧病》:“顧影慙騑服,載筆旅 江 沱 。”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張素蓋而縈州嶼,馳白馬而越 江 沲 。” 唐 杜甫 《别唐十五誡因寄禮部賈侍郎》詩:“為我謝 賈公 ,病肺卧 江 沱 。” 明 李夢陽 《贈何舍人赍诏南紀諸鎮》詩:“錦帆暮閃 江 沱 日, 江 沱 秋交多烈風。”
詞語分解
- 江的解釋 江 ā 大河的通稱:江山。江河。江天。江幹(乶 )(江邊)。江心補漏(喻錯過時機,補救已遲)。 特指中國長江:江防。江漢。江淮。江左(古代指長江下遊南岸地區,亦指東晉、宋、齊、梁、陳各代的全部地區)。
- 沱的解釋 沱 ó 可以停船的水灣(多用于地名):石盤沱;金鋼沱(均在中國四川省)。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江沱”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從“江”與“沱”二字的本義及合成詞義來理解,主要見于古代文獻。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古籍的詳細解釋:
-
“沱”的本義與“江沱”的構成
- “沱” 在古漢語中有多重含義:
- 江河的支流或分流: 這是“江沱”一詞中“沱”最常用的含義。指從大江大河中分出的水流,或彙入大江大河的較小河流。《說文解字》釋“沱”為“江别流也”,意指長江的支流。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也指出“沱”指“江水支流的通名”。
- 可以停船的水灣: 有時也指江河邊上可以泊船的小港灣。
- 涕淚如雨貌: 此義項與地理無關,是“沱”的引申義(如“涕泗滂沱”),不適用于“江沱”。
- “江” 在古代專指長江,是中國的第一大河。
- “江沱” 因此字面意思可理解為“長江的支流”。它特指從長江主幹道分岔出去或彙入長江的較小河流。《辭源》對“沱”的解釋明确指向“江的支流”。
-
“江沱”的具體含義與用法
- 泛指長江的支流: 這是最核心的含義。在古代文獻中,“江沱”常用來指代長江流域的衆多支流水系。例如,《詩經·召南·江有汜》中“江有沱”的“沱”,曆代注疏均解釋為長江的支流。
- 特指某些具體河流: 在曆史地理中,“沱”有時也特指某些被古人命名為“沱”的具體河流。例如:
- 《禹貢》中的“沱”: 《尚書·禹貢》記載荊州“沱、潛既道”,梁州“沱、潛既道”。這裡的“沱”具體指哪條河,曆代學者有不同考證(如認為指四川的沱江,或湖北的某條支流),但都認同其作為長江支流的性質。
- 今之沱江: 現代地理中,發源于四川盆地西北緣、在泸州彙入長江的河流即名為“沱江”,其名正源于古義。
- 文學意象: 在詩詞歌賦中,“江沱”常被用來描繪長江水系縱橫的景象,或借指長江流域的某個地方,帶有一定的文學色彩。
“江沱”是一個古語詞,核心含義是指長江的支流或分流。它源于“沱”字表示江河支流的古義(《說文解字》),在經典文獻如《詩經》、《尚書·禹貢》中均有使用(《辭源》),并可能特指曆史上或地理上的某些具體河流(如古之荊州、梁州“沱”水,今之四川沱江)。其使用多見于古代地理描述和文學作品。
主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 (對“沱”、“江沱”條目的釋義)
- 《辭源》 (對“沱”條目的釋義及書證引用)
-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對“沱”的解釋)
- 《說文解字》 (許慎,對“沱”的本義解釋)
- 《尚書·禹貢》 (古籍原文及曆代注疏)
- 《詩經·召南·江有汜》 (古籍原文及曆代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
“江沱”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
一、基本釋義
“江沱”指長江和沱江,也泛指長江流域與沱江流域。這一解釋在《尚書·禹貢》中已有記載(“浮于江、沱、潛、漢”),陸德明注釋為四水名稱。
二、引證與文學用法
-
地理範圍
在古籍和詩詞中常代指長江中上遊地區。例如:
- 南朝謝朓《和王長史卧病》:“載筆旅江沱”;
- 唐代杜甫《别唐十五誡因寄禮部賈侍郎》:“病肺卧江沱”。
-
異體寫法
部分文獻寫作“江沲”,如南朝梁元帝《玄覽賦》提到“江沲”,實為“江沱”的異體形式。
三、字義補充
- “沱”的現代含義:
指沱江(長江支流,位于四川),或方言中表示“可停船的水灣”(如“朱家沱”)。
四、總結
“江沱”主要用于描述古代水系地理,兼具文學意象。現代語境下更常見于曆史文獻或詩詞引用,日常使用較少。
别人正在浏覽...
阿妹兵戰伯牙琴參知怆怏垂命辍止當坊丹慊點字締壘诋傷獨步春嘟魯鵝鴈凡語法橋福氣窩斧繡袱子敢往擀氈高粱帽子歌抃龜巢鶴巢雲泓穎瘊贅交宮接茬讦谏禁火日老狗勞劬領導立身處世馬馱子滿滿當當沒勁女表泡騰強本弱枝綦缟青脣情犯青玉案乳白散失射糧生滾熟靼鞭宿道鶶鷵陶令菊天開圖畫田隴霧縠無難笑書溪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