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瘊贅的意思、瘊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瘊贅的解釋

疣贅。贅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金陵女子》:“以蒜臼接茅簷雨水,洗瘊贅,其方之一也,良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瘊贅”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詳細解釋

  1. 醫學含義
    指人體皮膚或黏膜上因病毒感染(如人乳頭瘤病毒)形成的良性增生組織,即“疣”(俗稱瘊子),或泛指多餘的肉狀突起。

  2. 文學與古籍用例
    清代蒲松齡在《聊齋志異·金陵女子》中提到:“以蒜臼接茅檐雨水,洗瘊贅,其方之一也,良效。”
    此處描述了一種用民間偏方治療瘊贅的方法,說明該詞在傳統醫學中的使用背景。

  3.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瘊贅”一詞較少使用,多被“疣”“贅生物”等更規範的醫學詞彙替代,但在方言或文學作品中仍有出現。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瘊贅(hóu zhuì)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瘊贅是一個漢語詞彙,形容一個人臉上或者身上的疣痣和肉贅。該詞含有貶義,是形容一個人容貌或體态上的缺陷或不美觀之處。

拆分部首和筆畫

瘊贅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疒和走,其中疒(疔字旁)是疾病類的偏旁部首,走(辶字底)是與行走有關的偏旁部首。瘊贅的筆畫有13畫,其中疒部4畫,走部9畫。

來源和繁體

瘊贅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瘊在古漢語中是指顔面上的贅疣,贅則指贅肉。石濤的《望江亭記》中寫道:“嚴子陵端莊如玉,妝罷追逐瘊贅,晦晦然無榮焉。”繁體字為: 瘊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瘊贅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瘊在古代常使用手寫字的寫法:,贅的古代寫法:

例句

1. 他臉上有很多瘊贅,樣子看起來不太好看。

2. 女孩子追求美麗的外表,希望能消除臉上的瘊贅。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瘊病(hóu bìng)、贅瘤(zhuì liú)、瘊痢(hóu lì)、贅述(zhuì shù)。

近義詞:疣痣、瘡疖。

反義詞:完美、無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