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苦;勞累。 宋 蘇轍 《堂成》詩:“築室三年,堂成可居。我初不知,諸子勞劬。” 清 黃景仁 《道中偶成》詩:“在家習便散,手足忘勞劬。”
“勞劬”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áo qú,由“勞”和“劬”兩個同義字組成,均表示辛勞、勞累之意。以下是詳細解釋:
詩文用例
語境特點
多用于書面語或古典文學中,常見于描述長期勞作、艱難付出的場景。
部分詞典将其釋為“勞苦;勞累”,與古籍用例一緻,未衍生其他歧義()。
如需更多例句或詞源考證,可參考古典文學作品或專業辭書。
勞劬(láo qú)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辛勞、辛苦。這個詞可以拆分成“辦”和“句”兩個部首,它的筆畫數為10畫。
勞劬這個字源于古代漢字,它有着悠久的曆史。在古代,人們用青銅器刻寫勞劬字形,而到了現代漢字标準化之後,勞劬的字形被簡化成了現在的樣子。繁體字中的勞劬則是「勞」字。
在古代,勞劬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古時候勞劬的左側是由“力”和“+”組成的,表示了人工勞動,而右側是由“女”和“+”組成的,表示了女性。古代人們把“力”放在“女”的上面,意味着女性所擔負的勞作。
1. 他日複一日地勞劬耕種,終于收獲了豐收的果實。
2. 她年邁的父母為了供她讀書,付出了巨大的勞劬。
組詞:勞劬包括辛勞、勞累、勞動等詞。
近義詞:勞劬的近義詞有辛勞、勞累、辛苦等。
反義詞:勞劬的反義詞有休息、輕松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