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相與講習研究而有所進益。 明 梁潛 《靜學齋序》:“進與 蔣君 接迹而并趨,退而與 趙君 有校讐講益之雅,相得益密。”
“講益”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方向,具體如下:
互相學習而共同進步
根據漢典等權威來源,該詞指通過交流探讨實現學術或思想上的提升。例如明代梁潛《靜學齋序》中提到的“校讐講益之雅”,即強調學者間切磋研究的互動過程()。
言行對他人有益
部分詞典将其延伸為“說話或行動幫助他人”,側重品德層面的善意表達。例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形容人品德高尚,樂于助人”()。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可描述學術合作(如“師徒講益”),或贊美助人行為(如“其言講益”)。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用例與現代詞典釋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及查字典的原始詞條。
講益,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彙,表示講述有利、有益的事物或知識。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一種對他人、社會或自身有積極影響的言談或行為。
講益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講”和“益”。其中,“講”的部首是言,共有10畫;“益”的部首是皿,共有10畫。
講益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中的:“《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後來逐漸形成了“講益”這個詞彙,意為通過交流、讨論等方式使人們受益。
在繁體字中,講益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沒有差異。
在古代,講益的漢字寫法并不完全一樣。其中,“講”字在金文中寫作“訁”,在隸書中寫作“讠”;“益”字在金文中寫作“”爲禾粟從益,象征谷物豐收之益。
1. 他是一位很有學問的老師,總是講益人心。
2. 這本書講益很大,讀後讓我受益匪淺。
3. 他以真誠的态度和深入淺出的講解,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因為他的每一堂課都講益。
講解、講課、講述、講演、講壇。
講授、教授、傳授、講解。
誤導、欺騙、誤人子弟、敷衍塞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