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名。在 雲南省 大理市 西北、 洱海 及 漾濞江 間。《元史·地理志四》:“有 點蒼山 在 大理 城西,周廣四百裡。” 清 趙翼 《瓯北詩抄·龍尾關》:“ 點蒼 千仞高, 洱海 萬頃沛。”
點蒼是漢語中具有地理與文學雙重意蘊的詞彙,其釋義如下:
指點蒼山,位于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屬橫斷山脈雲嶺山系。
《大明一統志》載:“點蒼山,在大理府城西,高千餘仞,山有十九峰。”
現代地理文獻《中國地名志》明确其坐标範圍為北緯25°34′—26°00′,東經99°55′—100°12′。
在古典詩文中常作為隱逸仙境或邊塞風物的符號:
明代楊慎《滇載記》稱點蒼山“雲樹蒼茫,泉石幽勝”,成為文人避世題材的典型場景。
清代黃元治《點蒼山歌》以“雪壓蒼巅玉作屏”描繪西南邊陲的壯闊,凸顯地理獨特性。
“點蒼”之名始見于唐代《蠻書》:“山頂高數千丈,石棱青蒼”,因山石青黑、遠望如點染蒼黛得名: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載體:
參考資料:
“點蒼”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點蒼是雲南省大理市西北部的一座山脈,即蒼山的古稱。其特點包括:
在文學語境中,“點蒼”可引申為“擔當重任、秉公辦事”的象征,例如:
說明:地理含義基于多份權威文獻(如《元史》、清代趙翼詩作),而引申義僅個别詞典提及,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如需進一步了解蒼山詳情,可參考雲南地方志或大理旅遊資料。
哀啓白夷寶劍遍疊踣卧裁制參齊瞠瞠颠不辣電視專題片帝德反監番手發讪逢比甘州子公祢工女罣漏海沸江翻含珠賀序胡行漸磨紀綱人論疾伶糾戾憐新棄舊犂铧溜凈龍雷龍堂亂紛紛輪王綠肥賣力髦期馬紮子蔑棄覓死沐猴冠木老鵶批較平出謙敬奇齡汽筒宂繁三十六界山虧一蒉聖去參回身寄虎吻疏陋說合天彜啼哭郎君悟慧鄉井翔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