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火鈴的意思、火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火鈴的解釋

(1).道士所用的法器。 唐 皮日休 《入林屋洞》詩:“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

(2).道教亦借指人體中膽邊的肉珠。《黃庭内景經·膽部》:“雷電八振揚玉旌,龍旂橫天擲火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火鈴(huǒ líng)是道教文化中的一種重要法器,又稱“火鈴铛”或“流金火鈴”,具有驅邪、降魔、護法的象征意義。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字義解析

  1. 指火焰,在道教中象征純陽之氣,能焚毀陰穢、破除邪祟。《說文解字》釋:“火,毀也,南方之行,炎而上。”

  2. 原指金屬響器,道教法器常以鈴聲驚退惡靈。《廣韻》載:“鈴,似鐘而小。”

組合釋義:以火為威、以鈴為聲的法器,融合聲光之力震懾邪魔。


二、道教文化内涵

  1. 法器功能

    火鈴多見于道教齋醮儀式與符咒,如《道法會元》稱其“振動則火光迸發,鬼魅消亡”,用于召神遣将、護持法壇。

    典籍依據:明代《上清靈寶大法》載:“流金火鈴,煥照八方”,強調其光明屬性(《正統道藏》洞玄部)。

  2. 象征意義

    代表“心火”與“道音”,《雲笈七籤》喻為“心鈴振則魔障消”,暗含内丹修煉中“以陽煉陰”的哲理。


三、文學與民俗延伸

  1. 文學意象

    詩詞中借火鈴喻指破除黑暗之力,如元代張雨《玄品錄》:“火鈴亂落星鬥碎”,形容法威熾盛。

  2. 民俗演化

    部分地區将銅鈴系于門窗,仿火鈴驅邪之意,但已脫離宗教語境,轉為民間祈福符號。


權威參考文獻

  1. 《道藏》(明代正統版)

    洞玄部法術類典籍詳述火鈴形制與用法,如《靈寶玉鑒》卷十二。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火鈴”詞條釋義為“道教用以降魔的法器”。

  3. 《中國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

    界定其為“雷法中的重要法器,屬火系法寶”。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推薦通過權威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或“中華經典古籍庫”檢索相關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火鈴”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道教法器
    指道士在宗教儀式中使用的法器,常見于驅邪、鎮煞等場合。唐代詩人皮日休在《入林屋洞》中描述“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生動展現了道士攜帶法器的場景。

  2. 道教人體術語
    道教典籍《黃庭内景經·膽部》中提到“龍旂橫天擲火鈴”,此處将“火鈴”借喻為人體内膽邊的肉珠,屬于道教内丹修煉理論中關于身體器官的隱喻表達。

補充說明: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具有象征性。例如,唐詩中多用于描寫道教儀式或仙人形象,而道教文獻中則與人體修煉相關。需注意,現代漢語中此詞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古籍或宗教文本。

别人正在浏覽...

懊惜稗官編目兵工廠鄙慝抪擺裁鉸唱酬初級學院唇吻叢猥怠荒大檢查大陸當簿大詢鬥碁二葷鋪二千石夫妻船伏兔合翼鴻便紅門鬨然宏猷畫卯黃連樹翦樣狡狠節用裕民荊笄競謹隽觾客鬓恪勤爛柯仙客連好泥封捧袂葡萄宮強谏起動電流情知道穹碧拳頭上立得人,肐膊上走得馬祛練神明辱末身傍懾息水團鼠梨司鴻太陰鍊形歎悲套問天淵之别跳百索戊己芝韅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