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道士所用的法器。 唐 皮日休 《入林屋洞》詩:“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
(2).道教亦借指人體中膽邊的肉珠。《黃庭内景經·膽部》:“雷電八振揚玉旌,龍旂橫天擲火鈴。”
“火鈴”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道教法器
指道士在宗教儀式中使用的法器,常見于驅邪、鎮煞等場合。唐代詩人皮日休在《入林屋洞》中描述“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生動展現了道士攜帶法器的場景。
道教人體術語
道教典籍《黃庭内景經·膽部》中提到“龍旂橫天擲火鈴”,此處将“火鈴”借喻為人體内膽邊的肉珠,屬于道教内丹修煉理論中關于身體器官的隱喻表達。
補充說明: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具有象征性。例如,唐詩中多用于描寫道教儀式或仙人形象,而道教文獻中則與人體修煉相關。需注意,現代漢語中此詞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古籍或宗教文本。
《火鈴》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火光和鈴聲。
《火鈴》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火部,右邊是鈴部。它由8個筆畫組成。
《火鈴》這個詞在《說文解字》中有記錄,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使用。在繁體中,它的寫法為「火鈴」。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火的形狀往往與現代的寫法有所不同,通常更加象征性地表現火焰的形态,而鈴的形态也有所變化,不同于現代的形狀。
1. 暮色中,篝火邊的火鈴閃爍着溫暖的光芒。
2. 教堂裡的火鈴響起,标志着新的一天的開始。
火光、火焰、火燒、鈴聲、鈴光。
火光、火焰。
水鈴。
【别人正在浏覽】